交換學生心得:為什麼不要去交換學生?

主旨看起來很驚人,背後卻沒什麼太新奇的體會,只是想宣導一下:

「不要因為大家都去交換,就去交換」。

交換有一些辛苦和缺點是大家不常看見的 [1]:比如說錢 (出國玩好好玩、但是也要有錢才能玩啊)、比如說多花半/一年的時間當學生、比如說實習工作機會(可能同屆同學紛紛面試找工作你一個人在國外心慌慌?!)、比如說交往多年的男/女友。

大家往往都看見那些「喜歡交換經驗的人」的心得網誌,而忽略那群「覺得交換有點浪費時間的人」的想法。(因為他們可能也不太會再「浪費」時間去寫。)

(Advertisement)

交換半年的日子如夢似幻、愜意無比,但是到最後的最後,雖然很捨不得,我內心其實非常、非常地想要回來。

不是想家、也不是日子過得不快樂──恰恰相反,就是因為太快樂了!交換的日子克服了一開始的異鄉與不適應後,變得非常地輕;輕到許多人回來之後會說:「啊,好像一場美夢噢」;對我來說也是。

日子變得很輕。我討厭的不是輕盈快樂的生活,而是那可以預見的斷裂性:可以預見這樣的日子會在回台灣之後消失殆盡,簡單來說,it’s going nowhere。(聽起來有點像分手的理由之一:「我們沒有未來」~)

生活很快樂,可是我開始覺得這不是我「真實的生活」,這是不能持久的夢。對照起隔壁的丹麥型男:在瑞典的日子,是他真實生活的一部分。他是音樂家,在瑞典的日子積極地和更多的人交流音樂,同時不斷找機會到各地演奏。對荷蘭女孩來說,也是:她想當考古學家,也一直都很喜歡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在實際交換後,打算再回來瑞典念學位 (而現在她也真的又回到了瑞典繼續念考古學)。

那我呢?

再者,交換學生大多都只跟交換學生玩在一塊──不管是哪國人。因為「交換學生」、本來就是個和一般學位生不太一樣的存在。所以當大家都紛紛回自己的國家後,就算我賴著不走、「如夢似幻的日子」還是一樣會結束。這種感覺大概就像成果展後,看著回顧影片大哭,知道你們有多珍惜彼此、多喜歡一起努力的日子,但是誰也留不住誰、誰也無法讓一切延續下去的感覺一樣吧。

所以我很想回臺灣:在體驗過這「傳說中的交換」後、我很想回去對我「真實的生活」做點什麼,讓它可以越來越接近我想要的樣子。而在這之前,我其實沒有太常想「為什麼」。

從小跟著社會的期待一路念上來 [2],即使有自我選擇的部分,也不過是在「社會期待」的那些道路中、選擇一個我「比較喜歡」的。走他人期待的路讓我有安全感。

一開始去想去交換,或許也參雜了社會期待的因素吧。不過有趣的是,不管當初有多少「別人的」、「社會的」原因在推著我走,最後,這些日子的種種反而讓我更意識到、也更想要問自己「為什麼」[3]。

附註

[1] 我深深地覺得「交換」其實有些後遺症… :P,怎麼大家都只談它的光明面呢?(比如說回來後的「再適應」過程,就是我始料未及的「文化衝擊」)

[2] 我記得國中要考高中的時候,校長跟我們說:「反正你們現在不要想要念哪裡,好好用功,把分數考高!考得越高,你的選擇越多!」當時小小的我覺得超有道理,於是就也真的努力把分數考高。多年以後,我才發現,其實考的比較高分並不代表「選擇比較多」。有多少人原本想念師大附中,卻因為分數考到了建中/北一,最後還是念了建中/北一?(爸媽親戚隔壁鄰居說:都考到了,不念,到時後不後悔嗎?)

「分數高=選擇多」的等式表面上看來合理,但事實上、人都很難抵擋社會價值觀鋪出的路──何況那時候我們都還只是十五歲的國中生。

[3] 重視「追尋自我、實現自我」是好是壞呢?個人蠻喜歡的、不過它同時也是另一種不同文化體系下的「社會期待」吧。


[ 2023.08.06 ] 這篇文章是從痞客邦搬家過來的,考慮到朋友們的隱私(可能不想多年前的留言一直被留著),年代久遠、屬於「朋友之間閒聊、關心近況」的留言已移除。

About The Author

soidid

3 thoughts on “交換學生心得:為什麼不要去交換學生?

  1. 我去日本交換半年回來後,非常認同你的這篇文章!
    當初去之前還在後悔是不是應該選一年,交換的日子真的如夢似幻,像在與現實不同的平行世界,結束交換後,仔細評估各個層面,例如交換課程所獲得的效益/語言能力提升效率/文化衝擊等等,其實半年就蠻足夠了。

    1. 嗯,這是一種可能的方法:找工作,讓美夢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不過對不同人來說,答案也會不同,看你要的是什麼。

      對當時的我來說,交換最大的收穫大概是讓我開始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我要過這樣的生活?世界上的可能性這麼多,我到底想要怎樣過生活?」我想要帶著這樣的新眼光/想法,去檢視自己原有的、在台灣的生活。另一方面則是我當時已經有接續的研究所入學許可,即使要在瑞典找工作,我也得回去一趟,決定:「要唸嗎?還是不要唸,去瑞典唸書或工作?」

      我覺得交換很好玩、很有收穫,但我也知道這個章節結束了,流連忘返沒有意思,「交換美夢」跟「18歲的夏天」一樣,永遠不會回來,但我也不需要它回來、或維持一個舊的夢。對當時的我來說,感覺就是:回去面對自己的生活,就是實踐/接近想要生活的方法/下一步。

      不知道有沒有回答到你的疑惑?如果沒有,請再多說點~。: P

Leave a Reply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中的「提問 & 回覆」。2) 送出後,如果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3) 不希望留言被刊登在頁面的你,歡迎利用「聯絡我」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