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我有一種「大人不是什麼都會」、「協助很容易取得」的感覺。
父母不會因為當了父母,而被期待什麼都會,政府隨時準備協助。這樣的聚會常常是群組聚會,除了分享知識外,也讓人們可以有機會遇到其他有類似處境的父母,彼此分享心得和經驗。
比如說,在圖書館,會看到一些來自政府的活動宣傳摺頁,提供父母教養小孩的資源:可能針對學齡前的小孩、也可能針對青少年期容易出現的溝通問題。
例如這張來自「Alla Barn i Centrum」的傳單:
你最重要的會議 Ditt viktigaste möte
你希望二十年後,你的小孩怎麼記得你?Hur vill du att ditt barn ska komma ihåg dig om 20 år?
給家有 3-12 歲小孩的父母參加的團體聚會 Gruppträffar om föräldraskap för föräldrar till barn 3-12 år
左邊的媽媽說:馬上下來!KOM GENAST NER!
右邊的爸爸說:小心點爬!KLÄTTRA FÖRSIKTIGT!
中間則是參加過的家長的心得/好評。
「Alla Barn i Centrum」的意思是「把所有的孩子放在中心」,簡稱 ABC。2010 年,瑞典國家公共健康機構(Folkhälsoinstitutet)受政府指示,開始發展「支援所有父母育兒」的計畫。ABC 也是從這裡開始的。
ABC 名字的選擇,意在強調「所有的兒童」都是關注的重點,並且清楚呈現孩子的觀點。例如:在家長聚會中,讓家長去思考孩子在不同情況下,經驗到的是什麼?如何表達愛、以及看見並理解孩子的感受。[1]
Hej! 我付不出租金。我該怎麼辦?
在地鐵上,你也可以看到來自市政府的廣告「Hej! 我付不出租金。我該怎麼辦?」「Hej. 我想我的朋友在嗑藥,他可以去哪裡尋求幫助?」
這系列的廣告,帶你來到的網址是斯德哥爾摩線上社會資源中心。[2]
第一次看到/懂這個廣告,覺得非常有趣:「原來~市政府還會在地鐵裡貼廣告,告訴我『租金付不出來』的時候可以去尋求協助啊!」
這也讓我開始想,在台北的捷運裡,政府通常又會張貼什麼樣的廣告呢?好像大多是節慶、活動類的宣傳,例如:燈會、野餐、煙火、文化活動等等。
這不是說「瑞典好棒棒、台灣好糟糕」。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廣告內容,可能有很多原因:
例如,因為人們對政府的期待不同:是「照顧落入困境的人們」,或是「舉辦豐富多樣的活動」;或者,因為生活型態不同:「居家、自然、安定自身」的瑞典對比「活動、熱鬧、逛街美食」的台灣;也或許是政府與人民有不同的溝通模式?—— 出於某種原因,瑞典政府認為在地鐵上廣告「嘿!需要幫助的話請來這裡」是重要的。
我無法確定真實的原因是什麼,但,對我來說,在地鐵這個「一般人」活動的場域,置放「需要幫忙請到這裡」的訊息至少有個好處:讓人「感覺好一些」,比較不容易把遇到困難的人(他人或自己)「問題化」—— 畢竟,這個廣告放在「一般人」的生活場域啊,所以應該大家都有可能有需要吧!—— 同時,每個人也能夠很容易地知道「如何尋求協助」。
政府的工作似乎是:協助每一個人成為獨立自主的人,在他們有需要的時候,不論此時他們幾歲。
電視上的「理財教育」節目?
「不把大人當成什麼都會」,也可以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一些蹤跡。
《Lyxfällan》(奢華陷阱)是一個 2006 年開始的節目,目前為第 23 季,播出超過十年,仍在持續進行中。
節目以素人的故事為主題:每一集,都會有一個財務困難的主角(通常為一對情侶、夫妻),主持人會分別與兩人談話、了解他們的現況,然後計算出他們每個月在各項目(交通、食物、房子⋯⋯等等)的花費,一一唸出,並讓主角將等同該金額的鈔票貼在對應的欄位。
此時,主角往往會非常吃驚:「什~麼~!我居然在 XX 項目花了這麼多錢…,我一點概念都沒有!」而 XX 項目大多是非必要性的支出,例如:瘋狂購物、外食、零食汽水酒精、遊戲⋯⋯等等。
接著主持人會開始替他們擬定「理財計劃」,可能是賣掉不必要的傢俱、將通勤方式由開車改為大眾運輸、限制每個月奢侈品的花費⋯⋯等等。而主角也開始根據這套理財計劃,試著以新的方式生活。
最後,主持人會在一段時間後,再一次與主角碰面,檢視「新生活運動」的成果,並再次計畫各項花費是否成功控制。—— 當然都是有成功、有進步、有改善啦!然後主角會很感動的感謝節目/主持人,表達「現在的生活真的比較好,而且也更能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了」,皆大歡喜!
雖然是有點固定的套路,但整個節目還蠻有戲劇效果的,我也為了「好戲劇化的『理財』節目啊⋯⋯但居然可以播到 23 季⋯⋯,IMDB 還有 7.7 分,還挺高的耶⋯⋯」而覺得很有趣,默默看了數集。
我的瑞典朋友說:「你別看這垃圾節目了,你不覺得主持人有時候講話的樣子、根本是在訓斥他們嗎?感覺不太尊重人。」
但、撇開說話的語氣不談(的確,有時候蠻不客氣的),這「垃圾節目」,在我看來倒挺有教育意涵的,像是⋯⋯給大人看的理財教育/警世節目?
ZeroImpact,環境教育紀錄片?
以素人的故事為主軸,在某個領域進行「新生活運動」,似乎是瑞典電視節目常見的手法之一。
《ZeroImpact》是 2016 年製作的實境節目,總共分四個部分。
每一個部分,都以一個瑞典家庭為主角,探討他們生活中的環境議題。例如,在第一個段落中出現的 Ohlsson Fleetwood 一家,是兩個大人、兩個小孩的家庭。在受訪時,他們自認「是一個普通的瑞典家庭」、「生活方式應該蠻環境友善的」。
但主持人調查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後,發現,在瑞典,每人每年的平均碳足跡是 8 噸、歐盟的建議是 2 噸,但「自認普通又環保」的 Ohlsson Fleetwood 一家,卻高達每人每年 18 噸!
照例,這時候素人家庭也會非常吃驚。(什麼!居然!這~麽~高~!)
接著主持人便從其中的一個要素下手:「我發現你們家中有很多電子產品,你們知道電子產品被丟棄後會去哪裡嗎?」讓 Ohlsson Fleetwood 一家到西非的迦納(Ghana),實際去體會「碳足跡」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迦納,是許多已發展國家(包括美國、丹麥、瑞典等)傾倒電子產品廢棄物的地方。在這裡,堆積如山的電子廢棄物,污染了當地的河流;孩童們五歲便開始在電子廢棄物中找尋可以回收的金屬賣錢,長期下來吸入許多對健康有害的物質,更別提在工作過程中,因為需要拆解各式產品,接觸尖銳玻璃、碎片,隨時可能受傷的威脅。此外,為了採集生產電子產品所需要的礦產,也造成迦納越來越多可耕地消失。
感受完一連串的震撼之後,Ohlsson Fleetwood 開始挑戰三十天的「新生活運動」:透過生活方式的改變,讓一家人的碳足跡從 18 噸,降到歐盟所建議的 2 噸。一個月後,由主持人再次拜訪,並檢視是否達成目標。
節目過程中,也穿插一些專家訪問,分享可能的做法、知識,也讓 Ohlsson Fleetwood 諮詢專家意見。
而這家人的生活改造過程,有點像是「友善地球生活方式」的「真人演出版」。
例如:改變宴請客人的菜色、購買花材時詢問碳足跡影響(因為大部分的花是坐飛機去瑞典的)、在速食店點餐時詢問店家「有沒有友善地球的選擇」、改為腳踏車代步、減少購物,並且盡量買二手商品⋯⋯等等。
以上這些,可能都是你我耳熟能詳的方法,也常常在不同的媒體、倡議當中看到。不過,一樣的建議,當形式變成了「素人的故事」 ——「嘿!這裡有一家人跟你我蠻像的,他們要來挑戰減低碳排放量。你看看他們有多驚訝自己原來這麼浪費。」就會比單純的「告知資訊、知識」來得更有趣,讓人想看下去。
這可以算是一種——故事行銷的——大人的、社會的、再教育嗎?
什麼是「大人」呢?
不知道為什麼,台灣給我的感覺是:是的,國家社會理應投入資源培育下一代,然後,「你就是個大人」囉!然後,你就要自立自強,回饋社會囉!若在成為「大人」之後,還需要社會的協助,好像就成為了某種「瑕疵品」,因為「一般人、普通人」都已經「裝備完成」了,照理來說,不應該再期待國家社會的支援。同時,「大人」預設的設定是「大學畢業」。
如果說在台灣,「大人」是一種「裝備完成」的感覺(表格上一個需要被打勾的方格子),那在瑞典,「大人」感覺可能更像是一趟「更早出發的旅程」。
在瑞典,人們似乎更早成為「大人」:高中畢業之後獨立,接著走向自己選擇的職業道路,不一定要唸大學;也約略在此時開始建立自己的生活。但社會並不期待你從此一帆風順,而是覺得:有點浪是必然的。
在「大人之旅」上,你還是有可能遇到需要幫助的時刻(原本的裝備不夠用了,需要外部支援或再教育):就學、育兒、就業、住宅⋯⋯等等,而政府也為這些時刻準備著。因此,這些「社會支持」、「社會教育」的資訊,在地鐵上有、在圖書館有、在文化中心有,也在電視上以各種神秘的方式出現,協助著每一個人的「大人之旅」。
附註
[1] allabarnicentrum.se
[2] iservice.stockholm.se/open/SocPaNatet/Pages/StartPageOpen.aspx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中的「提問 & 回覆」。2) 送出後,如果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3) 不希望留言被刊登在頁面的你,歡迎利用「聯絡我」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