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瑞典語發音人生 3:辨識、模仿與糾正

前一篇的打底,主要是:練習個別母音、子音、單字等基礎元素。

這一篇則是關於:練習「相似單字」、「正常語速句子」、「糾正自己的發音」可使用的工具。

(Advertisement)

辨識:利用 Anki 練習相似單字

在概念篇有提到,我會在遇到自己有辨識障礙的字詞組時,把這些字詞組記錄下來,反覆訓練自己的耳朵。

例如:bryter, byter、bro, bror、stöld, störd、antar, antal 等等。

如果你不想這麼麻煩,想直接找現成的字詞組來練習,可以試試關鍵字「swedish minimal pair」。

minimal pair,是語言學中的詞彙,中文稱「最小對立體」。當一對字詞的音韻元素,例如語音、音位、聲調、時位(chroneme),只有一處相異時,就算是「minimal pair」。也就是發音很接近的意思。

不過根據經驗,因為每個人的母語不同、熟悉的聲音不同,不是每個我們覺得「很接近」的聲音,都是「最小對立體」。

我自己比較偏好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慢慢發現「咦?這個字跟這個字聽起來好像」,然後加入自己的練習清單。

收集好幾組字詞後,就可以開始建立 Anki 練習牌卡了。

練習的方法很簡單:

把這些「聽起來很像似」的字詞組(例如「bro」和「bror」)建成 Anki 兩張卡片:一張會播放「bro」的聲音,另一張則播放「bror」;兩張卡片為一組。

Anki 練習介面

每次練習,Anki 會挑其中一張卡片,讓你練習辨識。藉由多次的隨機練習和即時反饋,提升辨識能力。

如果你對 Anki 有基本認識,可以直接在 這裡 下載牌卡範本,匯入後、照著格式建立,就沒問題了。

如果你第一次認識 Anki,請參考〈如何利用 Anki 練習發音相似單字〉這篇,會有 Step by Step 的介紹。

模仿與糾正:
如何慢慢習慣正常語速的句子?

提到「正常語速」,相信很多人都會聯想到「看影集學語言」。

影集對我的英文口語幫助很大,但因為學習路徑太不相同(英文有國中開始聽英語雜誌、各種考試的單字量累積,生活中也比較容易聽到,瑞典語卻是相對貧乏很多),所以無法將當時的經驗複製到瑞典語學習上。

所以在這裡我也失敗了幾次,試過:電影看兩遍、雙語字幕、遮字幕……等等方法,但不是太無聊、太耗時間,就是一不小心就進入「看電影」模式。

最後我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是:subs2srs

subs2srs 是一個幫你把影集切成一句一句的 Anki 卡片的軟體。

利用這個軟體,我可以每次聽一句「正常語速」的句子,然後試試看自己能不能聽出來在說什麼?每天大約練習 15 個句子。

和利用 Anki 背單字不同的是,因為這疊卡片對我來說的目的是「能聽出對方在說什麼」,而不是「記得某個單字」,是「分辨」而不是「記憶」。

所以我的使用方法也和「背單字」不同。

如果是背單字,當我能成功記起單字的意思時,我會選「Good」,Anki 會在一定時間後再讓我複習同一張卡片。

但是如果是「辨識句子」,當我能成功辨識時,我就會「封存」這張卡片。否則沒幾天後,舊的卡片就會淹沒你,讓你完全無法練習辨識新的內容。

我拿來練習的影集是《Äkta Människor》。個人覺得很好看、發人省思,又不恐怖的影集。只有第一季的前五分鐘看起來很像恐怖驚悚片,後面完全可以放心看下去。調性有點像《黑鏡》,而我覺得黑鏡更沈重一點。

另外看過很喜歡的瑞典語片有:

很多人推薦《Solsidan》,不過每次嘗試看都覺得不太喜歡,可能不是我的菜。

我也試過 SVT Julkalendern 的影片,但不知道是因為主要對象是兒童、還是因為內容太知識性,沒有一次能看完整季。

模仿與糾正:
回音法、軟體 audacity

應該蠻多人都聽過 史嘉琳教授的回音法(Echo Method):每天花十分鐘的時間,模仿母語人士的發音。

如果想聽聽自己的發音和母語人士的差別,可以利用免費軟體 Audacity,錄起來之後比較差異。

例如:我想練習「rensar」這個單字的發音,於是到 Lexin 找到 聲音檔 下載,放到 audacity 裡面,重複 10 次(每次之間有約 0.5 秒的空擋)。然後按下「錄音」,一邊聽聲音檔、一邊自己練習說。

最後,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同時聽,和聲音有沒有重合。或利用「靜音」、「獨奏」功能,輪流聽以比較。

audacity 介面

Audacity 還有另一個實用的功能,是可以「降拍速」(效果→變更拍速):把母語內容降拍速後,是很好的練習模仿素材 —— 既不會快到完全追不上、糊成一團,失去練習意義;也不會因為說話者刻意放慢,而失去正常速度下、語言自然的節奏和高低起伏。

詳情可以看 mimic method 網站的說明。

模仿與糾正:
家教、語言交換

除了軟體輔助,也可以尋找家教、語言交換來糾正自己的發音。

不過我個人的經驗是,母語者可以幫助我「意識到」發音不準確的地方,但不見得能提供有效的練習法,因為他們無法體會非母語者的發音障礙在哪裡。更多時候還是靠自己慢慢練習、慢慢找訣竅。

對我來說,「真人」的幫助比較不是在發音上,而是在「引導我用瑞典語思考」。

一個真人在那裡(即使是透過 skype),會讓我在課程開始前、結束後,更常去思考「這個意思用瑞典語怎麼表達?」。

到目前為止的人生心得

坦白說,到現在還是對自己的發音很不滿意。即使有時候老師或母語者跟我說「已經很棒了,真的」。但還是為了自己沒有那個地道的「氣口」而內心糾結。

發音人生到現在倒是有些心得:r 不會彈,有點像是中文不會捲舌,其實、不會、怎樣。

一般人在日常對話時,也不會每個字都很彈/捲。慢慢練就好了,不需要操之過急,也不需要被 r 嚇到不敢前進。

而比起 r 的發音,母音的發音或許更為重要。分不清楚的母音,就像 ㄣㄤ 不分,可能造成溝通誤會。


我的瑞典語發音人生:十秒摘要

概念

  1. 聲音跟文字是兩套系統
  2. 在說之前,好好的聽
  3. 你的「差不多」不算數
  4. 把發音想成跳舞

打底(單音、單字)

辨識、模仿與糾正(句子、語速)

  • 辨識:利用 Anki 練習相似單字
  • 模仿與糾正:
    subs2srs 切分電影、影集 ② 回音法 ③ audacity 軟體

下一篇:如何練習瑞典語彈舌音 rrrr?

About The Author

soidid

3 thoughts on “我的瑞典語發音人生 3:辨識、模仿與糾正

  1. 感谢分享!看完在学习思路与资源上取得了许多收获!
    在瑞典读书时学业繁忙,没有真正地学习这门语言。一直好奇地铁上语音播报在讲什么,还有商场里看似打折的牌子上的内容。工作后虽然不在瑞典了,但是总是很怀念,打算拿起来学习。学习过程中有种时空穿梭,回到瑞典的感觉,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体验。

      1. 看到这个视频真的好感动!
        我在lappis住过一年,无数次坐红线到T-Centralen周边逛街玩耍,这段报站广播真的是深深地刻在脑海里永远忘不掉了。仿佛又回到了搭地铁去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沐浴在夏天温暖的阳光下,悠闲地坐在湛蓝的海边看着灰白色的海鸥飞来飞去的时光。

Leave a Reply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2) 送出後,如果你的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