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你在跟對方的哪一部分說話?「是—做—有」模型
我第一次讀到「是—做—有」這個區分方式,是在《與神對話》中:
大部分人認為,如果他們「有」某樣東西(更多時間、更多錢、更多愛 … 等等),然後他們就終於可以「做」某件事(寫一本書、培養某個愛好、去度假、買棟房子、承接某種關係),而那會讓他們「是」如何如何(是快樂的、和平的、滿足的,或在戀愛等等)。
事實上,他們正把「是—做—有」的範型顛倒了。宇宙中的真實情況(跟你們所想的相反)是,「有 (having) 」並不產生「是 (being)」,卻正好相反。
當時印象很深刻。因為一直以來聽到的觀念都是「有→做→是」,但是書中卻主張順序應該是「是→做→有」。
也因此,當我發現書中也用了「是—做—有」這三個向度來切分,便很感興趣。
作者 Lindgren 對人類的想像是這樣的:「我常常覺得人們有好幾層,就像俄羅斯娃娃一樣。在最裡面是一個核心,稱為「humen being(是)」,是人的價值、想法、感受、需求、渴望、夢想。在中間則是 Human doing(做),是人的行動。最外層則是 Human having(有)。」
當父母在跟小孩說話時,多半把關切的主題放在「孩子做了什麼/Human doing(做)」跟「孩子擁有什麼/Human having(有)」,較少放在孩子的想法、感受、跟期待/humen being(是)。
大人沒有看見孩子的本質(她是誰),而把重心放在她周圍的事物:她的表現、她有的東西。但核心(她是誰)需要養分,孩子需要被看見、被尊重,否則可能會「中空化」,認為「我=我的表現、我擁有的東西」。
同時,爸爸媽媽往往也習慣稱讚小孩,而非單純地表達興趣。
舉例來說:當孩子做了一個樂高,興高采烈地要你看時,你可能有以下幾種反應:
讚美/評斷 | 表達興趣 | |
---|---|---|
事物(有) | 哇!好酷的樂高喔! | 哇,這個樂高會怎麼運作呢?你有幾個角色? |
表現(做) | 哇!你好棒喔!好會蓋樂高,蓋得好漂亮喔! | 告訴我你怎麼做的!你怎麼蓋出這個橋的? |
孩子(是) | 喜歡樂高最棒了!我小時候也喜歡樂高。 | 你覺得樂高最棒的是什麼?你覺得這邊這個人開怪獸卡車的時候在想什麼? |
讚美跟表達興趣(好奇)的差別在,「讚美」或「評斷」容易導致對話的終結,而「表達興趣」則會開啟話題,引導孩子進一步分享、建立親子連結。
(不過我猜,人開心的時候,其他人給予讚美的回饋,這個人大概還是會很開心地講下去,話題不會中止。只是可能某些時刻,部分人/小孩需要一些引導來表達自己。)
這個表格不只可以用在教養小孩,也可以拿來思考我們平常的對話。像是:
- 「新公寓住得還好嗎?」(感受/是)
- 「工作加薪了嗎?」(金錢/有)
- 「什麼時候要生小孩?」(小孩/有)
逢年過節的關心有時候很嚇人,大概是因為有太多的「有—問題」了;背後的出發點可能是好的、是關心,但過量使用時,會讓接收者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張待辦事項,與自己的人生異化。
3. 十種應對方式,十種可能潛台詞
另一個有趣的部分是「潛台詞」。(同樣有幽默的「大人版本」例子。)
當孩子向我們訴說她的煩惱時,一般爸爸媽媽常見的十種應對方式是:命令、建議、威脅/警告、批評、和諧/大事化小、審問、岔開話題、心理分析、道德勸說、跟反諷。
作者 Lindgren 提到,她相信大多數的家長在跟孩子對話時,都是出自好意、為孩子著想,但上述這些應對方式,卻有著「父母也許沒有這個意思、但孩子可能會理解成⋯⋯」的「潛台詞」,可能影響孩子的自尊心發展。
例如,當孩子說「我今天不要去學校!你不能強迫我!」的時候,這十種對應方式的回話、跟對應的潛台詞分別是:
- 命令
你當然要去學校!沒什麼好說的,快換衣服!
(我決定你該如何解決問題。)
- 建議
你只想到學校不好的地方,試著想想學校也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啊!
(關於「你該如何解決你的問題」,我懂得比你更多。)
- 威脅/警告
如果你不去學校,老師就會打電話叫警察喔!因為國家規定小孩都必須要上學。
(如果你自己做決定,就會有負面的後果。)
- 批評
你錯了,我當然可以強迫你!
(你錯了、你不夠好、我不滿意你。)
- 和諧/大事化小
我了解你不想去。但當你去到學校後,一定會感覺好多的。
(你感覺錯了。)
- 審問
所以什麼讓你以為你可以選擇待在家?
(你一定做錯什麼了,不然事情不會是這樣。你的假設大概是錯的。)
- 岔開話題
哎!我們得趕快走了,不然我上班會遲到。你知道嗎?我今天會和大伯碰面喔!
(我不想聽你的問題、你的感受不重要。)
- 心理分析
你是因為對數學考試感到緊張,才這樣說吧!
(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我比你更清楚。)
- 道德勸說
但是大家都必須要上學啊。
(我的價值觀是對的,你的是錯的。我比你更清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 反諷
你長大不是想當工程師嗎?我想那一定不需要計算跟閱讀能力吧?所以你當然可以待在家裡不去學校⋯⋯
(你瘋了、你的感受很可笑、你的觀點是錯的。)
為了讓讀者能夠近一步體會孩子的感受,成人版的例子又來了:
—— 你最近工作壓力很大。你有很多新的工作項目,但沒有受過足夠的相關訓練,而無法好好完成、達到你自己希望的標準。你跟主管提過好幾次,她也保證你可以接受你想要的訓練,但一直都沒真的發生。今天,你又再一次跟主管提到這件事。她卻說:「如果你沒辦法把工作做好的話,也許你該考慮到別的地方工作。」晚餐的時候,你把這件事跟你的伴侶說:「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我開始覺得我主管是個瘋子。」
而你的伴侶這樣回你:
- 命令
不要再抱怨了。
(我決定你該如何解決問題。)
- 建議
我覺得你禮拜一應該直接找大老闆討論這件事。
(關於「你該如何解決你的問題」,我懂得比你更多。)
- 威脅/警告
我看你要想辦法接受訓練喔,不然大概會被開除。
(如果你自己做決定,就會有負面的後果。)
- 批評
你老是這麼戲劇化。
(你錯了、你不夠好、我不滿意你。)
- 和諧/大事化小
沒那麼嚴重啦,我想你主管週末過去就會冷靜下來了。
(你感覺錯了。)
- 審問
所以你是說了什麼讓她這樣反應?
(你一定做錯什麼了,不然事情不會是這樣。你的假設大概是錯的。)
- 岔開話題
先別討論工作了親愛的!要不要開瓶酒,看部電影呢?
(我不想聽你的問題、你的感受不重要。)
- 心理分析
你只是因為累了才會這樣說。
(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我比你更清楚。)
- 道德勸說
講別人是「瘋子」⋯⋯ 這好像不太好吧?
(我的價值觀是對的,你的是錯的。我比你更清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 反諷
唉呀呀呀,地球要毀滅了⋯⋯
(你瘋了、你的感受很可笑、你的觀點是錯的。)
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以這個例子來說,我覺得有些回應並沒有令人太反感;例如 ——「建議」聽起來還好 —— 但也的確有點像有時情侶吵架,一方抱怨「你都沒有在我說」,而另一方抗議「我只是很直覺的開始想事情要怎麼解決啊」的場景。
看到這裡,你可能也開始好奇,那到底應該怎麼應對呢?
Lindgren 的建議是三個步驟:傾聽(理解孩子的情緒跟需求)、提出解決問題的「引導問題」(也就是不直接提出建議,而是跟孩子討論他想怎麼處理目前的狀況?)、跟後續關心(過幾天問問孩子目前狀況怎麼樣了?)。
把資訊當成靈感,而不是「絕對正確/錯誤」的法則
在文章結束之前,我想用這本書的「在你開始閱讀之前(Innan du läser)」做收尾。
作者是這樣說的:我希望你帶著好奇心看這本書,對其中的想法保持開放態度,但同時一邊問自己:
- 我同意這部分嗎?
- 為什麼我同意?
- 什麼是我覺得重要的?
- 我會想要如何做?
我覺得它幾乎適用於任何一本書、任何別人跟你說的話、和你接觸到的任何資訊:
帶著好奇心、保持開放態度,把資訊當成「靈感」,而不是「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的法則」。
最後,這本書目前沒有中文翻譯,如果你沒有打算學瑞典語,又對裡面提到的概念有興趣,可以先從關於:非暴力溝通、OK Corral、薩提爾 ⋯⋯ 等主題的書籍開始;如果你對「跟自己心裡的小孩對話」這個點子感興趣,可以搜尋關鍵字「內在小孩」,尋找適合你的書籍或資源。
期待某位出版世界的天使可以看到這篇 ,並且在台灣翻譯出版~。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中的「提問 & 回覆」。2) 送出後,如果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3) 不希望留言被刊登在頁面的你,歡迎利用「聯絡我」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