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Är det nåt mer du inte har sagt?
(英)Is there anything else you haven’t said?
(中)你還有什麼沒說的嗎?
情境
Mimi 隱瞞 Tobbe 一件大事,但卻告訴了 Tobbe 的爸爸 Hans。直到最後無法繼續隱瞞,才告訴全家人。Tobbe 情緒很激動。
和全家人的對話結束後,Mimi 叫住 Tobbe。Tobbe 生氣的大喊「怎麼?你還有什麼沒說的嗎?」
Tobbe 心境潛台詞:怎麼?你還有事情瞞著我嗎?你為什麼第一時間沒有告訴我這些,我很生氣!我很挫折!怒!哭!(腦補 by soidid。)
出處:Äkta Människor S02E08
逐字翻譯
är = is
det = it
nåt 為 något 的縮寫,發音時常省略 “g” 的音,唸成 [nåt] = something
mer = more
du = you
inte = not
har = have
sagt 為 säger, att säga 的變化型 = say
看整段
語速視覺化
一開始只是想把視覺化做出來:標出句中每個字的位置,看看節奏的分佈;哪個字會很快就帶過去?哪個字會拖比較長。
結果畫出來之後就想:「啊,不然順便也把聲音檔放上來」、「啊,那還不如把影片也剪一下」一路忍不住順便補上其他部分。
為什麼想畫畫看呢?—— 因為 Tobbe 非常的憤怒!憤怒的時候,說話的抑揚頓挫更明顯,很適合拿來演練語言裡的音調。另外也因為這齣劇裡我喜歡他的聲音(跟 Matilda 的;而機器人 Mimi 的聲音介在真人和機器人中間,我覺得對學習者來說最好模仿)。
先稍微降速,聽的比較清楚。

(瑞典語鍵盤沒有「~~~~」這個符號,如果要標示「拉~~長~~~」會把字母重複,像這樣:meeeeeeer。)
可以看到,最強調的字是 mer 和 sagt;är、inte、har 較不明顯。句子一開始的 är det 很快就帶過去。
另外,sagt 後面的 g 和 t 離本體很遠。這就要說到~瑞典語中的「促音」(胡亂命名)。
瑞典語中的「促音」
日語中的促音是停拍,瑞典語中也有類似的停拍。在子音是重音的時候出現。
「咦?停拍不就沒有聲音了嗎?那要怎麼『重音』呢?」
重音(word stress)的意思是強調的音節,在瑞典語中,就是「長~音~」。長音可能在母音,也可能在子音。
長音如果在子音,聽起來中間就會有一個很短的停拍。
例如下面這個例子,第一個「tiga」,長因在母音;第二個「tigga」,長音在子音。

而一個簡單判斷是長母音還是長子音的方法是:子音字母如果有兩個,就是長子音;反之就是長母音。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可以到 Learning Swedish 去看看,這是免費的學習網站,寫得很清楚、也有很多例子。

「我想睡到世界末日」
不是主題相關的延伸,是在跟 H 討論這篇文章的延伸。(H 是瑞典人,也是我問瑞典語相關問題的 90% 苦主。)
—「我在想⋯來開始一個新的東西,把一些喜歡的句子寫下來?」
—「不過⋯⋯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持續一段時間。這要怎麼說啊?Jag vet inte om jag orkar göra det för en tid?」
—「一定要用 kommer 嗎?」
這裡「你也可以說」,他用了「Du hade kunnat säga…」,看到完成式我就害怕。覺得對時態的用法總是很渾沌。因此我又說:
—「(嘆)我覺得我永遠也學不會瑞典語。好難喔。我想睡到世界末日⋯⋯對了,『我想睡到世界末日』要怎麼說啊?」
延伸閱讀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2) 送出後,如果你的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