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想:人到底要怎麼改變想法?
例如:當照著鏡子,覺得自己好胖好醜;想辭職,但又不知道未來在哪裡;對另一半奪命連環扣,滿腦子不安全感,的這種時候。
—— 當我意識到,這些帶著自我批判、自我懷疑、不安全感的想法,實際上讓狀況更糟,要怎麼改變想法?
通常我們會從書籍、或他人身上獲得新的觀點和想法。
「觀點」長的很像「知識」這種東西,所以一開始我想像中的「改變想法」,是:拿一支筆,把本來的想法劃掉,然後寫上新的想法。Done! 就像小時候算數學算錯,以為 5+7=13,別人告訴你「不對,是 12 喔!」,就把 13 劃掉寫上 12 那樣。
但是實際上沒有這麼簡單。而比較像是這樣:
這是我最常遇到的困難。
就像在〈遠距離:焦慮依戀〉裡面寫的,想法的轉變看起來像是靈光乍現的天啓,但仔細回顧會發現是一條長長的路。
於是我開始想:「想法」到底是什麼呢?而常聽人說的「信念」又是什麼?
意識的海洋
在閱讀賽斯書時,我獲得了一個新的想像:「意識的海洋」。
—— 在海底根深柢固的是信念,從信念而來、咕嚕咕嚕浮上水面的泡泡是想法和念頭。信念同時也產生另一種泡泡,是情緒。情緒畫的比想法還要大一些,因為對我來說,情緒更像是一種:天氣、氛圍、和氣氛。一種人和念頭都會被其籠罩的氣團。
在每個情境下,我們意識到的「想法」或「念頭」,來自一個更深層的「信念」。
例如:「他是不是不在乎我的了?」的念頭,透露出不安全感(情緒)。這可能來自「我不值得」、「我需要他(的愛,才能生存)」這樣的信念。
信念是更深層的信仰,是關於「我是什麼」、「世界如何運作」的基本信念 —— 通常我們想要改變的是這個。如果信念沒有改變,只是勉強自己改變表層的想法,就會「沒辦法真心覺得是真的」。
信念的改變,需要:感覺與經驗
可是信念要怎麼改變呢?光靠「新的觀點」可能沒有用,同時也需要「感覺」跟「經驗」。
新的想法、經驗、和感受,逐漸建構起一個新的信念 B,等到 B 足夠強大與 A 抗衡時,就「改變」了原本的信念。
所以「改變」可能不是「革除」、「剔除」一個舊的東西,而是要「培養」一個新的東西。就像當我們在問「如何消除口音(How to lose an accent)」的時候,我們要學習的正是如何「採用一個新的口音/採用母語者的口音(Adopt a native accent)」。
用「說理」或邏輯作為改變的唯一手段,是很吸引人的念頭,因為很省時間。就像寫程式:我只要寫一套程式碼,在所有(邏輯正常的)電腦就都能運行。若每個人都能有「正常運作」的「邏輯」,一切都會省事很多,而且「保證見效」。
可是我們不是電腦 —— 邏輯思考可以改變想法和念頭,但要真的改變,還必須要有對應的經驗和感受。所以我們無法光靠「說理」改變一個人(自己或他人)。
邏輯思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但經驗與感受需要在時空裡展開。
無法一次完成,但可以噗通噗通滾過去
念頭的轉變,表面上看起來是簡單的一次性過程,所以我們對頑固的人說:
「這樣這樣不就好了嘛 ——」
「你為什麼這麼死腦筋呢?」
「你的說法根本邏輯不通啊!」
但實際上,底下卻是從信念 a 過渡到信念 b,噗通噗通滾過去的過程。像是生命的 prototyping。
由一個新的想法開始(好奇):「是不是也可能是這樣呢?」開始驗證、實踐、再調整。根據新的經驗、感受,反覆 prototyping。中間會遇到自我懷疑、會覺得行不通吧、也會停滯。
挫敗時,有些人需要新的觀點/角度;有些人需要好好休息;有些人需要找到同伴、找到信心;也有些人需要調整方向。因為我們不是同一台型號的電腦,所以對他有用的,對我不見得有用。
所以 —— 想法要怎麼改變呢?或許是這樣:
聽起來很麻煩,不過也許麻煩正是靈魂的目的。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中的「提問 & 回覆」。2) 送出後,如果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3) 不希望留言被刊登在頁面的你,歡迎利用「聯絡我」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