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句話會有那麼多不同的意思呢?」一年多前,我開始想這個問題。
那時候 A 聽完我的腦袋中的糨糊,告訴我:「這和 a 領域、b 領域、c 領域⋯⋯等討論的主題有相關喔」,我還記得當下自己很訝異(同時又不是真的那麼訝異)她涉略範圍之廣,可以信手捻來不同學門的框架。而我也開始探索不同領域如何理解這個問題。
記得小時候認字時,字典裡的詞彙總是有(幾個)固定的意思,一切彷彿都是那麼絕對;可是越長越大以後,反而越覺得似乎一切都很模糊、都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確定 —— 當我覺得一件事很「確定」(就是怎樣怎樣)時,其實只是我看得不夠仔細、理解的不夠多。
很多時候,雖然我們說的每句話、裡面的每個詞彙,在字典上都能夠幸福快樂的找到明確而固定的解釋,可是組合起來的「整句話」,卻常常有不只一種的詮釋可能(噹啷,世界崩壞!⋯⋯或者?)。
時代、文化、情境、情緒創造了各種「意義/詮釋」的可能,而雙方則必須不斷猜想,在這眾多的可能中,對方想說的「到底是什麼」。
也因此,在溝通當中,我們或多或少都「腦補」了一些什麼。
「腦補」
「腦補」,「腦中補完」的簡稱,指的是將不一定存在、沒有客觀證據、帶有模糊空間的事件,在自己的腦海中補完。
「腦補」有時候帶有負面的意思,隱含「帶有偏見」、「不加查證」、「愛幻想不存在的事物」。但也可能不具貶抑,單純表示「這是我個人的揣測跟猜想」。
「腦補」是一個猜想、揣測、解碼的過程,也是我們日常溝通中,不可缺少、同時難以捉摸的元素。
但,為什麼一句話會有那麼多不同的意思呢?—— 這個問題,至少有兩個詮釋框架可以使用:
- 「以語言為分析主體」的語言學
- 「以人為分析主體」的薩提爾冰山理論
詮釋框架一:語言學(以語言為主體)
從語言學來看,「為什麼一句話會有那麼多不同的意思呢?」討論的是「我們如何解讀語言的意義」,和語言學中的「語義學(語意學)」、「語用學」研究內容相關。
「語義的本質(nature of semantics)是什麼呢?」目前來說,學界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可以歸納為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朝著「語義是個實體」的方向研究,認為語義有客觀、具體、明確的意義,這是語義學的研究方向。[1]
而另一個方向,認為「語義並非實體,而是社會文化之中用以溝通的應用(use)」,因此語義取決於場所(setting)及其他社會情境。現代語言學通常把第二個思索方向歸為語用學(pragmatics)的領域。
語義學
語義學底下有:指涉說(認為每個詞語或語句都有固定的指涉對象)、組合說(認為語義是由很多更細小的結構單位組成的)、和心裡影像說/內在結構說(任何詞語產生語義之前,會在人們的心裡浮現一個相對的影像)。
在心裡影像說中,研究者認為「心裡影像」的產生,是我們內心的「原型假設」和「模糊理論」交互作用的結果。
「原型假設」(prototype hypothesis)的主要意指是:在語義的理解過程中,我們內心會自然地把事物先做整理,然後再依據某些相同或相異的特性歸類。例如,「花」是一個原形,我們再進一步分為:牡丹、杜鵑、玫瑰、百合的等等類別。如果聽到「情花」一詞,即使沒有見過,但我們心中仍有「花」的原型,因此可以以此原型去建構自己心目中「情花」的樣子。
「模糊理論」(fuzzy theory)指的是詞語的概念並非絕對清楚,而是互有交疊,或有模糊的空間存在。例如每個人對「幸福/不幸福」的定義不同,所以「幸福/不幸福」的概念不是絕對相反的兩極。
語用學
語用學研究的是語境(語言使用的情境)對語義解釋的影響。包括詞語中的預設涵義(例如「He ignored the warning. 他當時不管別人的警告」預設了別人在事前對他有所警告,但他未能注意)、衍推、指代詞、語言行為(例如「I advised him to go abroad for a vacation. 我勸他到國外度假」是忠告的行為)、言談和言談分析等。
在言談和言談分析中,「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則說明了為什麼平常人們的對話可以順利進行 —— 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潛在的共識是在對話中提供:真的、相關的、我們認為對方需要的訊息。
從語言學發想
「為什麼一句話會有那麼多不同的意思呢?」從語言學提供我們的思考角度來看,或許可以是這樣:
語義學中的組合說,說一個字詞的意義,是由更多細小的意義組成。所以有可能我認為「女權自助餐」中帶有「貶損」的意義,而對方不認為。
模糊理論則說「每個人對字彙的心理影像不見得相同」,所以當然一句話可能有不同的意思。
從語用學的情境、文化角度來看,則可能是這樣:
不同的情境,可能讓人們對相同的語言詞彙,有不同的解釋。例如:戀人生氣地說出「我爸媽不喜歡你」,相較於邊哭邊說出「我爸媽不喜歡你」,你可能會有不同詮釋。
或是在《這不是英語》一書中提到的:相同的詞語,在不同文化當中,也可能有著不同的含義。例如:「伴侶」(partner)在美式英語中,多半指同性伴侶;但在英式英語當中,卻是同性、異性、已婚、未婚伴侶都會以此稱呼。
詮釋框架二:薩提爾冰山理論(以人為主體)
社工/心理諮商領域的薩提爾理論則認為,人們在溝通互動時,因為內在的冰山形式不同,因此對一句話的詮釋、情緒感受也會有所不同。
「冰山」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可觀察的行為與溝通底下的層次。水平線上方的冰山,是能觀察到的行為與溝通方式;位於水平線的是應對方式,有時不容易分辨,例如:一個用功的學生花在社交上的時間很少,也許是因為課業的要求,但也可能是為避免困難的人際關係。在水平線下的則無法直接觀察到,它們是:一、感受,二、意義、觀點與理解,三、期待與要求。再更深一層的是:四、渴望與渴求,五、內在最深層的自我,及薩提爾的「我是」。[2]
依照此冰山隱喻,人們在溝通時,除了表面上的「行為」,也時時在處理各自不同的感受和期望。
其中,人們互動的要素以線性表示為:
- 你看見或聽見什麼?
- 你對看見、聽見的一切賦予何意義?
- 你對這意義的感受如何?
- 你對自己的感受有何感受?
- 何種防衛被啟動?
- 你對評論的規條為何?
- 你的外在回應為何?
因此,薩提爾認為,人們在溝通時,除了就「字面上」的意義反應之外,更好的做法是進一步探索「對方為什麼這樣說?」背後有哪些感受、期待或觀點?
從薩提爾發想
從薩提爾發想,「為什麼一句話會有那麼多不同的意思呢?」似乎就很不證自明:因為話語只是冰山上露出的那一小部分,每一個人的冰山都長得不一樣,所以同樣的話語,底下的「信念、觀點、期待」自然也不相同。
為什麼一句話會有那麼多不同的意思呢?
回到文章標題的問題:為什麼一句話會有那麼多不同的意思呢?
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端看你從什麼角度切入:
- 從人的觀點切入,話語中模糊、多義的存在,成了海平面下的大冰山
- 從語言的觀點切入,這塊冰山則融在了「語境脈絡」、「文化脈絡」、和「個人不同的心理影像」裡
換言之,薩提爾的「個人心底的冰山」,就是語言學的「語境脈絡」、「文化脈絡」、「個人不同的心理影像」嗎?
意思是 ⋯⋯
在我們深深的心底(冰山所在之處),就是文化的所在;
在我們深深的心底,我們都存在於同一片海洋中 ⋯⋯ 嗎?
我可能腦補過頭了吧,不過,我覺得這樣的想像很美。❤️
我對自己的想像感到滿意;但這時候的我還不知道,原來「為什麼一句話會有那麼多不同的意思呢?」還有其他的詮釋框架。
→ 下一篇:為什麼一句話會有那麼多不同的意思呢?2
附註
[1] 關於語言學的研究,引用自鍾榮富《當代語言學概論》,2007。本文引用之語言學概念主要出自此書。
[2] 引自《薩提爾成長模式的應用》頁 54。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中的「提問 & 回覆」。2) 送出後,如果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3) 不希望留言被刊登在頁面的你,歡迎利用「聯絡我」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