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人物誌:生小孩是女人最大的幸福?

輕鬆可愛的日劇《鄰家月更圓/總覺得鄰家更幸福》(隣の家族は青く見える),裡面的兩個角色:深雪、千尋。看著看著發現適合拿來畫一直想畫的衝突人物誌。

左:深雪|右:千尋|圖片來源

探索議題論述的:理性面、情感面、經驗面;前台「說出的話」,與後台「沒說的話」。

(Advertisement)

衝突人物誌

前台「說出的話」是理性,後台「沒說的話」是情感與經驗。

左:深雪|右:千尋

reason 理性論述(價值觀)

深雪:

生小孩是女人最大的幸福。女性的存在本身就很有價值,但如果不把這個價值最大化,為社會做些貢獻,多可惜啊。

千尋:

女性可以為社會做的貢獻,不只有生孩子吧。生不生孩子,是權利而不是義務。

emotion 情感層面(感受)

深雪:

記憶裡父母都沒誇過我。但是,只有我生了孩子的時候,他們很高興。我覺得他們終於認同我了。孩子對我來說,就是連接著父母和我的魔法的橋樑。

千尋:

在像我這樣的成長環境裡長大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好母親的。雖然生是能生,但卻沒法給他愛。這樣的話,孩子就太可憐了。

experience 過去經驗(價值觀與感受的脈絡)

深雪:勢利的媽媽、自我價值不被認同。

千尋:家庭暴力的媽媽。


論述的時候,不是純粹的邏輯推理。對話的雙方有各自的情感脈絡、經驗脈絡,但是我們通常不說。
這些脈絡影響著我們。我們說著邏輯推論的話語,而心裡感受著各自的委屈。

我們各自有各自的故事,但我們不說。
因為沒時間;也因為故事「不重要」—— 今天是來討論是非對錯、是來講道理的。

深雪太太的脈絡

故事中,深雪太太是一個討厭的人: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價他人、不斷勸說鄰居生孩子,也因此和鄰居千尋大吵一架,兩人鬧得很僵。

直到第七集才開始洗白:原來深雪這樣的個性是來自於勢利的母親,讓她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因此緊抓自己唯一有的、受母親認同的「價值」:生育小孩、作為母親。

因為這樣的價值認同也是她的自我認同,所以極力維護。也希望他人能夠看到、認同。同時因為自己「受惠」於此(終於被認同),而熱心的推薦給別人。

平面的與立體的深雪太太

知道這段脈絡後,深雪太太就不那麼討人厭了。

是不是每個討厭的人,背後都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呢?

About The Author

soidid

Leave a Reply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中的「提問 & 回覆」。2) 送出後,如果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3) 不希望留言被刊登在頁面的你,歡迎利用「聯絡我」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