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是一片漆黑。
不敢踏出步伐,因為看不見後面的路。
能看見的只有兩步。
後面是理性的退路,白亮亮的門。
不特別令人興奮,但風景清楚。
能看見的只有兩步,但 —— 如果踏出一步,就能多看見一步。
雖然一樣是:除了腳下的現在,只能多看見後面的兩步。
我想路是隱藏在一面黑暗之下,只是看不見。
「如果能看見就好了啊。」
像是所有問題的解答。
像是所有問題的解答,可以在一瞬間被揭曉。
或者:一開始並沒有畫好的界、絕對的路;正是往前走的動作,建造了後面的路。
關於這篇
妳是不是也曾經有這樣的感受呢?——「啊,這條路好可怕、好不確定;如果能知道這條路行得通,我或許就能大膽的走過去了。」
想要更清楚的路線圖、想要知道更多;覺得自己「看不見前方的路」。
但也許不是我們看不見「前方的路」,而是「前方的路」並不存在。
頭腦很容易想像這世界存在一個「終極答案」,而我們的任務就是「規劃、計算」,好找出那條完美的路;但如果不是呢?
如果路的構成,來自每個當下 —— 我們往哪個方向踏出了一步、抱持著什麼樣的想法。—— 那我們要做的就不是「繼續尋找更多答案」,而是往所相信的走去。
當我們每走一步,路也往後延展了一步。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2) 送出後,如果你的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