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被困住的時候

感覺被困住的時候,會想:A 做了也沒有用、B 上次試過也沒有用、C 那個誰那麼厲害這個方法都行不通了,我怎麼可能會。無限迴圈。

世界縮的好小好小,或著我在世界裡縮的好小好小。

「好擠喔」但是又不知道自己是被什麼困住了,的感覺。
(Advertisement)

太想做的好了,而被完美主義癱瘓;太想做的好了,反而沒有行動。

後來我想起她說:「燃起行動的力量,答案會在行動中出現。」不用策劃出完美的方案,只要找到踏出下一步的力量。

「只要燃起行動的力量就好。」不要想得太大、太複雜。

幾次之後,我發現一個有用的方法是「說個數字」。對自己說:不然先試 10 個方法再說,如果都不行,我就放棄!

實際上一面說這句話,我心裡也知道,不可能「10 個方法都不行」—— 不是這 10 個方法是必勝的,而是不可能嘗試了 10 個方法而沒有新的學習和想法。而既然有了「新的學習和想法」,要不要放棄就得重新討論了(是吧)。

而且 —— 要湊到 10 個沒有想像中的容易。

一面「說個數字」,我也會重新想像自己的感受:

想像現在覺得被困住、看不到未來的方向,是因為我面前有一道牆擋住了視線。但牆並不是無限的 —— 只是我現在小小的又矮矮的,看不見而以為牆的高度無限延伸。

牆的後面是有東西的、牆沒有想像中的厚,有一些可能路線、排列在牆的後面等著。這些「可能」沒有很多,只有數個。因為可能性是變動的,會隨著我的行動而增加。

牆並不是無限的 —— 只是我現在小小的又矮矮的,看不見而以為牆的高度無限延伸。

想像更多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只要往前走一步 —— 可能性就在這一步之後。

關於這篇

當我感覺被困住的時候,覺得自己縮的好小好小;沒有一個「明確的什麼」限制著我,但我卻覺得自己哪裡也去不了。

而當有人跟我說「燃起行動的力量,答案會在行動中出現」,我想到的畫面是「牆後面有門、牆後面有路」。

「縮的好小好小」和「牆擋住我,但牆的後面有路」都描述了我當下的感受(被困住),卻以不一樣的眼光看待我的處境(「縮的很小,沒有行動的能力」vs「只是暫時看不到」)。

這眼光的轉換給我力量。

About The Author

soidid

Leave a Reply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2) 送出後,如果你的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