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的使用方式

重畫一幅之前不滿意的插畫,花了兩個小時修修改改,仍然不滿意。心裡想著:是不是該打掉重練呢?全部刪掉,從空白再開始一次?

但因為已經花了不少時間,而猶豫著:「這樣,之前的時間是不是就白費了?」、「也許還有修補的可能?」、「還是繼續改看看呢?」

正拿不定主意,心裡突然出現一句話:「你要放棄該放棄的,堅持該堅持的。」

「聽」到這句話,我立刻知道該怎麼做了:刪除所有舊稿,重新再來一次。

(Advertisement)

話語的使用方式 #1:邏輯指令
words as instructions

後來我想著這句話 ——「你要放棄該放棄的,堅持該堅持的。」覺得 ⋯⋯ 這句話好像也可以是一句廢話。在任何時候都對;好像很有道理,卻又好像什麼也沒說。

它說了要「放棄該放棄的」,卻沒有說「什麼」是「該放棄的」;說了要「堅持該堅持的」,卻沒有說「什麼」是「該堅持的」。

如果單純以邏輯、字面去處理這兩句訊息,應該完全不知道怎麼執行吧。

話語的使用方式 #2:感覺召喚
words as scanners

但為什麼對我來說有用呢?

或許「話語的使用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邏輯指令」:依照字面上說的執行,沒說的、沒定義的就不知道該怎麼做。

就像寫程式一樣:一個指令一個動作,沒有定義沒有動作。

以這種方式來檢視,「你要放棄該放棄的,堅持該堅持的。」就是一句沒用的廢話了。(除非之前有定義過兩個全域變數:「該放棄的」「該堅持的」)

而另外一種「話語的使用方式」是靈感式的、感覺式的。

話語是來召喚你心中的感覺的,沒有明確的「指示」,卻能幫你釐清自己的想法、感受。

例如,當我想到「該放棄的」,我腦中立刻浮現「那個怎麼改都改不好的版本」。

像是 ——

你的心中有一片森林,裡面住著許多想法、感受;但因為又多又亂以至於你沒有真的察覺每位同學。

這時候,一個訊息「你要放棄該放棄的」騎著馬來到你的森林,架架架,大聲呼叫:「你們之中誰是『該放棄的』?我是來召喚他們的!自己站出來吧!」

聽了這句話,那個「怎麼改都改不好的版本」部分就亮起來了。你就看見了。

「啊,我是這樣想的啊。」
「沒錯,我是認為該這樣做。」

就像「令人怦然心動的整理法」不告訴你「冬衣要幾件」,而是讓你把東西拿起來、感受這個東西是否還令你「怦然心動」?透過好好的感覺自己的感受來決定。

有時候,話語也是來召喚你的感覺的。

About The Author

soidid

Leave a Reply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中的「提問 & 回覆」。2) 送出後,如果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3) 不希望留言被刊登在頁面的你,歡迎利用「聯絡我」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