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會忽略自己的感覺呢?—— 去感覺的樣子

有一天,我想著「為什麼我之前會忽略自己的感覺呢?」⋯⋯ 嗯 ⋯⋯ 是不是因為我覺得,

「不管我忽略與否,感覺終究會過去的?」

—— 就像時間一樣。不管我做什麼,時間都會一直過去;而當我覺得時間太「漫長」時,通常可以找件「讓我專注在其中」的事情(分心掉「時間好漫長」這樣的感受),那麼,我就不用感覺那「漫長」的感覺了。

我是不是覺得「感覺」也是類似的東西?

(Advertisement)

「感覺」就像時間一樣、就像下雨一樣,不管我看不看、怎麼看,它都會過去。所以,如果看著它(感覺它)讓我覺得很難受的話 —— 「別過頭去,等它過去」就是了。

有時候好像的確是這樣:睡一覺就沒事了。不要緊緊抓著那個氣憤難過的火焰是好的。

但有時候卻又不是。有時候以為過去都過去了,結果一個類似的情境感受迎面而來,才發現:天啊,原來過去還沒過去。

於是有些感受要不看它,讓它冷靜,冷靜就是它「過去」的方法;而有些感受要看著它,讓它透過被經驗而被疏通,疏通是它「過去」的方法。

那我怎麼知道,現在這個感覺是哪一種,要看還是不看呢?

感覺是⋯⋯

  1. 玩一二三木頭人當鬼時,你背後的那群人:在你不看的時候會偷偷地前進,一看又好像什麼動靜都沒有。
  2. 下雨時的雨水,不管你看不看,它都會一直下直到結束。
  3. 用「去感覺」來播放的電影,只有在你看著它的時候會繼續播放。而沒有播放完的,會一直卡在心底。

另一個我忽略自己的感覺的原因可能是:我對「去感覺」沒有一個夠好的想像。

我覺得「感覺」像是一場霧,阻礙了我要去的方向;而「去感覺」,就像衝撞到一團霧裡面一樣不智。與其在霧裡面亂闖,不如暫時轉移注意力,等霧散去。

不過我一直沒有覺察到我是這樣看待「去感覺」的 —— 直到朋友跟我說,情緒感受來的時候,他會「馬上衝進去好好感受,就像在『案發現場』收集證據那樣」。

去感覺自己的感覺,就像是 ⋯⋯

  1. 蒐集案發現場的證物
  2. 走到一半,突然遇上一團大霧
  3. 收到了一個新訊息,點開來看
  4. 打掃房間,透過清除、清掃,讓空間清爽

驚訝於我們截然不同的觀點,我又好好想了一下這個主題。

的確,身心靈、情緒感受的書籍,都傾向把「情緒」、「感覺」當成中性的「訊息」,甚至是正面的「打掃的好時機」。

這時候的我還不知道,當我一邊試著「去感覺」的時候,我對「去感覺」的意象也在改變。「壞感覺」從「壞天氣」,變成了,從我心裡的地窖準備好要離開、被釋放的過去。

這又是兩年後的事了。

About The Author

soidid

Leave a Reply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中的「提問 & 回覆」。2) 送出後,如果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3) 不希望留言被刊登在頁面的你,歡迎利用「聯絡我」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