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沒有對錯,只有方向

信念像是一個向量:一個箭頭,指往一個方向。

你的信念是「對」的,不代表我不同的信念就是「錯」的 —— 因為我們是不同的人,我們所在的地圖位置不同、要去的地方也不一樣。

於是我們要分辨的只是:我的信念帶我去哪裡?這對我來說是「有效」的嗎?

信念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對你來說是否有效。是否引領你前往你真正想去的地方。

(Advertisement)

太多信念

有時候,我們會停下來,因為有太多信念了,而不知道要跟隨哪一個。就像有很多不同方向的箭頭拉著我們。

有時候沒有前進,不是沒有方向;而是同時想要抓住太多了。

轉換信念

有時候,我們感覺自己勢不可擋:就是這樣、絕對、沒錯。我們找到了一生可以信奉的真理。

「就是這樣、絕對、沒錯」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動我們前進。

但同樣的力量,也讓我們的目光變得狹隘,而看不到其他的方向。最後,我們被當初「拯救」我們的想法「困住」了。

這時候,試著轉換信念,探索其他不同的想法。空間又會慢慢被打開了。

關於這篇

信念和思想有什麼不一樣?

對我來說「信念」是你「真的相信的」;思想則比較鬆,可能是一時的念頭、或是思考的過程。例如:「人要努力才能成功」可能是我的一個信念,「今天晚餐想吃義大利麵」則是一個念頭。

「信念」是驅動我們的行為舉止的「深層想法」。

信念像向量一樣,指向一個方向,那是我們行動的方向。

這篇的概念來自賽斯思想,也來自多年前我逛書店的感覺。

賽斯說:「信念」沒有絕對的「好壞」,而只有「是否有效」,是否引領你前往你所渴望的地方。

多年前逛書店的時候,我意識到書店裡有許多主張相反的書。如果一本書有一個重點主張,像是指著某個方向的話;許多主張相反的書,就像許多不同方向的指標。

所以書店裡充滿了各種互相相反的箭頭,而人們毫無困難地各取所需。

這讓我很疑惑,想這是否是一種「矛盾」?這本書反駁了那本書的論點,那本書又跟這本書說的完全相反;那麼,是不是這些書都一樣不可靠?

後來想想,既然每個人本身不同(個性愛好)、所處的「人生位置」不同、希望的「人生樣貌」也不同,採取不同的指南,或許也不是件奇怪的事。

「信念像向量」的想法對我很有幫助,提醒我:比起誰對誰錯,也許更「有效」的方式是 —— 去釐清彼此想要去的地方,而我們的策略(信念、想法)是否正在幫助我們。

About The Author

soidid

Leave a Reply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2) 送出後,如果你的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