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點的樣子

關於缺點:自己發現的那些,被別人指出的那些。有時候可以笑笑幽默地看待,有時候又好討厭自己。

有時候比較能接受自己的缺點,有時候比較不行;「為什麼會這樣呢?」

當我不能接受的時候

當我不能接受的時候,會覺得「缺點」就像是我的身高、頭髮的顏色 —— 某種永久、顯示出「本性」的特徵。難以改變、最多只能「修正」或「掩蓋」: 例如染髮,或穿上高跟鞋。

被指出缺點,就好像被辨識出自己有「某種不好而無法改變的本質」,因此難以接受。

如果不會過去,即使小小的偏差也讓人覺得很難受。

當我可以接受的時候

當我比較能夠接受的時候,「缺點」感覺像痘痘 —— 暫時的、可改變的、代表身體有哪裡失衡了。

痘痘一直不是我太大的困擾;容易長痘痘的日子,大概只有生理期之前。

對我來說,它像身體給的反饋:有時候在額頭、有時候在鼻頭、有時候臉頰,依據不同的冒出點,大概可以猜測最近身體狀況在哪。

鼻頭一顆紅痘痘很糗。額頭正中央一顆媽祖痘痘也很糗。

可是這些都還好,因為痘痘通常一個禮拜之內就會離開我。船過水無痕,雖然紅的時候那麼大一顆、那麼明顯。都只是暫時的失衡。

「失衡」這個字很有趣,雖然描述著「現在的狀態不好」,卻帶有希望:「失衡」同時暗示著「這是個暫時的狀態」,有一個更平常、你能夠回去的狀態,叫「平衡」。說出「失衡」的時候,彷彿也同時肯認了「平衡」的存在。

只要會過去的話,好像糗一點也沒關係。

About The Author

soidid

Leave a Reply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2) 送出後,如果你的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