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五六歲大的外甥,居然已經會開始嫌同學笨了耶。他會說:『那個誰誰誰,很笨,連OOO都不知道,我不要跟他玩啦。』欸,我問你喔,你小時候會覺得別人很笨嗎?」
「嗯⋯⋯好像,不會耶。」
「為什麼啊?」
⋯⋯對啊,為什麼?
可能有,但我忘記了
可能⋯⋯其實有,但我忘記了。畢竟那有可能是二十年以上的事了,我的記憶也不是特別好。
如果不是因為我忘記了,從現在的我去揣測的話,可能是以下原因的綜合。
1 不太管別人
有時候人在「分類」其他人時,是覺得自己「會受影響」(你是黑的,我是白的,黑的不要過來影響我!)、或是認為自己有「幫助他人」的義務和責任。
比如,可能覺得「如果我會、就必須要教其他人」,可是其他人怎麼教都教不會,內心挫折,所以就說「別人好笨」。像是媽媽罵小孩「你怎麼這麼笨!講三次了還不會!」,內心可能是焦慮、認為自己有責任帶出優秀的小孩。
我從小就不太喜歡當「老師」,不太會主動去告訴別人「這個應該要怎樣」、「這個其實是這樣喔!」,反正、大家各自開心就好。可能是有點自顧自的個性。
我不太管別人聰不聰明;真要比較的話,大概是逼男友比較「我跟她誰漂亮」之類的 —— 後來我知道,這比較是來自不安全感:我不知道自己是誰,所以想要在「漂亮尺標」底下,找到自己的位置,確認自己「足夠」。
如果我對外表的比較來自「擔心漂亮才有人喜歡」、「不漂亮就會被淘汰」、「擔心別人只是喜歡我的漂亮」,那別人對聰明的比較也許是來自「擔心聰明才有人喜歡」、「不聰明就會被淘汰」、「擔心別人只是喜歡他的聰明」。
2 不覺得自己最「聰明」
很小的時候就見識過知識淵博的同學了,也見識過知識淵博同學的知識之爭。我知道自己不是最聰明的、不是知識最淵博的。既然我不是最聰明的,那去評斷誰聰明誰笨,好像也不是我該做的事。
有點像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亂用成語)。
我覺得我沒有那樣的判斷能力,也不會想成為聰明的人 —— 小時候覺得,要看那麼多額外的書好累、還要跟同學吵架比誰厲害,也好累。(「聰明」就像是某種王位,要靠爭鬥取得,也會隨時被挑戰、覬覦。)
我就在這:不是最聰明,但也還夠用,就好了。
3 媽媽的看法;媽媽的個性
我媽不會罵我們笨,從來不會(所以我也不會去罵別人?)。也不會炫耀自己的聰明。
媽媽不覺得自己聰明。我觀察我媽,覺得:如果這就是「不聰明」的樣子的話,我覺得挺好的啊,有什麼不好?善良、有愛心、踏實。
媽媽也不覺得自己「需要」聰明。小時候問東問西,問到媽媽不會的,媽媽不會焦躁也不會心急,只說:「我也不知道耶。(就沒了)」語氣就像「啊,今天是陰天啊。」那樣平和。句子結束後是開放的空間。
有幾次媽媽會說:「啊,你們就是屬於比較聰明的那種人,所以才會頭痛,像我的同事OOO也是。像我,從來不會頭痛。」
我當時聽了好驚訝,原來有人可以「從來不會頭痛」啊,真好。
4 人很大
我相信類似輪迴的概念,但不全是佛教的那種「因果業障」。大致上是,我相信人比自己的一生還要大。
所以,你現在覺得這個人很笨,搞不好他前世是愛因斯坦;因為已經當過「聰明」人了,所以這輩子換個不同的視角。大家都會有機會當「聰明」的人和「笨」的人,所以也沒什麼好比的。(是不是有點阿Q。太不狼性了,會被競爭力淘汰。)
坦白說,我覺得選擇當「不聰明」的人,比選擇當「聰明」的人,更有勇氣(去面臨這世上的阻礙)。
就像別人要全套裝備都攢好好才要出發,他就帶個簡單的工具就跳下來了 —— 「赫!我不需要高 IQ 也能見招拆招!我~來~了!」轉過頭其他人都還在天堂收背包。 —— 不是有點酷嗎?就跟背包客一樣,有適應各種環境的自信。
好啦,這樣有點不公平,「聰明」與否,各有各的煩惱和折磨、挑戰和任務。
5 每個人理解的方式不同
我覺得「聰明」有點像是:理解事物的方式,符合主流。聽不懂不是因為「笨」,是因為你沒有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解釋給他聽。
理解像是人對世界的「接口」。聰明的人可能是幸運,身上的接口剛好是社會主流;或著幸運地、當初背包裡有多帶行李:有歐洲兩圓孔插頭、台灣方形插頭,可能還有萬用轉接頭。不聰明只是還沒找到那個「對的接口」(適合的理解方式),找到之後通上電,也一樣可以很美妙。
甚至更美妙。
6 每個人有自己的「聰明」
我們社會喜歡高智商的這種「聰明」;當然高智商可以有很多貢獻,為人類拓展知識的版圖、解決地球暖化問題、移民外太空,什麼的。但還有很多其他的聰明,我覺得一樣有價值。
很難比較,所以就不比較了。
想法結構圖
寫到這忍不住畫一張圖,整理想法背後的組成。1-3 可能是比較小的時候的感覺、經驗,4-6 應該是長大之後才慢慢具體化的想法(同時受到小時候的經驗和感受影響)。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中的「提問 & 回覆」。2) 送出後,如果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3) 不希望留言被刊登在頁面的你,歡迎利用「聯絡我」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