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感覺、行動」是三個手拉手的好朋友。
思想的改變,會影響感覺和行動;感覺的改變,會影響思想和行動;行動的改變,會影響思想和感覺。

重視理性的社會,常把「思想」想成管事的老大哥,「行動」是負責跑腿的小囉囉(如果能快點做完就好了啊、如果能跳過該有多好啊),「感覺」則是情感用事的衝動傢伙(必須被牽制,可不能任她恣意亂跑啊)。
於是「我」成天忙著搜尋最佳解法、學習各種知識,好讓「思想」成為最博學的那個老大哥,為「我」提供人生各種情況的解答。
人生就這樣看起來沒什麼大問題了,可是卻有一些很小卻又很大的事,總是讓我無法安靜⋯⋯。
最大的小問題
找不到標準答案的思想僵局,可能正象徵著感覺的失靈。
「思想」老大哥很會策劃、也很擅長畫地圖,可是再怎麼窮盡努力,也無法收集到所有的可能結果。因為人心會影響可能性;人心或許可以預估,卻不能準確預測。
人心和感覺有關;我們也是用「感覺」去收穫結果的。「感覺」是最靠近我們的一層皮膚。—— 無論是更多的錢、更好的工作、還是更完美的伴侶,最終都會化成一種好感覺:安全感、成就感、愛、自我完成、親密感、被接納、歸屬感。
我們最終要的是這些感覺。
「思想」老大哥試圖說服我們,他的完美計算可以帶給我們渴望的感覺;可是我們會漸漸發現:
若讓「思想」帶路,或許不會失敗,但也不會有感覺。
事情要改變,光靠「思想」是不夠的。
去改變:像踩著輪子往前走
思想、感覺、行動是三個手拉手的好朋友,圈成了一個輪子。
若要輪子往前走,思想要改變、感覺會改變、行動要改變。不管腦袋再怎麼會想,邏輯再怎麼清楚,沒有感覺和行動,仍然哪裡也去不了。

思想是「超越時空的預測」,感覺和行動是「時空中的經驗」;它們需要彼此,去成為一種真實。或真實的一種表達。
—— 真實,在此時此刻的表達。
去探索:訊號就是操作桿
我們的思想、感覺、行動,透露出我們的信念;思想、感覺、行動,是探索信念的工具。
而「探索即體驗」,當我們在探索信念時,我們也正體驗著我們的信念。

信念是「你真正相信的事物」,多半由過去的經驗建立/確定,但你不一定記得具體的事件:它可能來自你親近的人(內心的世界觀)、和你互動的人、你所處的環境。
信念也可能是你天生帶有的:就像有人生下來就對鋼琴感興趣一樣,我們也可能生下來就有某種看事情的角度、帶有某些信念(所以大人有時會被小孩「點醒」)。
你可能會羨慕某些人「天生樂觀」,但信念沒有好與不好;信念是一個發展的起點,就像種子。
思想、感覺、行動,在冰山的頂端,底下是信念。
你的思想、感覺、行動都反映著你真正相信什麼。它們是訊號也是操作桿,你可以藉著它們發出的訊號,探索深埋底下的信念;也可以透過有意識的改變思想、感覺、行動,去改變底下的信念。
信念看似很堅固,但有時候只是因為我們從未想過新的可能。
信念的堅固不是絕對的,而是來自我們每一次的重複、與再宣誓 —— 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你慣性的思想、感覺、行動,在在鞏固著你既有的信念。
去感覺:感覺和思想一樣,需要發展
未經琢磨的玉石是石頭,經過琢磨的則成為玉;感覺也是如此。
未經探索的感覺,外面包著一層厚厚的「情緒」。感覺是一條要花時間走的路,而「情緒」是感覺的入口。沿著情緒,我們走向自己的內在感覺。

情緒是一股能量,它看起來衝動、不受控制;但若你理解它,它將安靜下來,成為你的底蘊。
若你成為海,浪就只是你身上的一部分脈動。
正如一個人的思想需要發展,一個人的感覺也是。
我們常誤以為感覺像是手心的痣一樣,只要把手掌打開就能看得到;如果有人沒有像我們表露他真實的感受,就「必定是刻意在欺騙或隱藏」。
正如人的思想會有盲點,感覺也有。
有時候,我們真的會,「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感覺」——
- 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感覺
- 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麼
- 也不知道如何恢復感覺的能力
若所有的感官都是用進廢退,在「思想是老大哥」的理論體系下,感覺往往是最廢最退的那個。思想害怕感覺「像野獸般」的不受控制,從未讓感覺自由的發展。
但我們最害怕的東西,或許正是我們最大的力量來源。
去成為:渴望和恐懼一起燒起來
當說著「可是我不知道我的熱情是什麼耶」的時候,我們渴望著有什麼可以在內心被點燃。但我們忘了自己當初是為什麼熄滅了內心的小小聲音:
熱情和恐懼是一體兩面:如果往真正渴望的路走去,那我們一定會碰到真正害怕的事物。「熱情」不是往前的無敵星星、不會幫我們解決「恐懼」,它只會領我們看到我們的恐懼。
聽起來很悲慘,但或許並不:在生命的最底層,你渴望的從來不是一帆風順 ——
我們在心底爬著感覺的山,從山的這一頭、到那一頭,有高、也有低。往心底的感覺走去,就是往「自己」走去。
爬山像個「找自己」的過程,然自己從未是確定的「什麼」,而永遠在變為的狀態;「自己」沒有標準答案,我們也永遠不會找「到」自己。「自己」就像「往北走」一樣,是一種旅行的方向。
「找自己」是靈魂放在你心裡的指南針;這個指南針,落在你最深層的感覺裡。
當方向和感覺對上時,你心底感覺踏實,你可能會說「啊,這是我!」、「啊,我找到自己了!」;這條路便是靈魂當初預想要看的風景。
當方向和感覺對上時,你是在走著名為「自己」的這條路、在往「自己」走去;
而你有所不知,你腳下的路都是自己造的 ——
你往「自己」的方向長去,像一棵樹、向著陽光開展枝葉。
「找自己」的路上
- hello! 你也在找自己嗎(2012)
- 恢復感覺的練習 1:思想、感覺、行動(2020)
- 社會化後再「去社會化」的意義是什麼?(2022)
- 「我知道自己是誰」是一種感覺 ——《你的身體就是你的大腦》心得(2023)
- 日記:和好久不見的學弟喝咖啡、什麼是「了解自己」「相信自己」?(2024)
你的文章總是能幫助我心中的迷霧消散一些
謝謝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