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穿什麼才涼?—— 30 歲後需要的衣服材質知識・圖文簡單版

這篇是〈夏天穿什麼才涼?—— 30 歲後需要的衣服材質知識〉的圖文簡單版,會用更多的圖、更簡單的文字,帶大家認識:

  • 生活中最常見的衣服材質(只需要知道這些就很夠用了)
  • 炎熱夏天的穿搭策略

就這樣,開始!

(Advertisement)

生活中最常見的衣服材質

衣服材質可以分成兩大類:天然、人工。天然是直接來自大自然的材質;人工纖維則是以化學方式提煉出的纖維,又稱「人造纖維」、「化學纖維(化纖)」。

在生活中,

常接觸到的天然纖維有:棉、麻、羊毛。

常接觸到的人工纖維有:嫘縈(讀作「雷迎」)、聚酯纖維、尼龍和聚氨酯維、聚丙烯腈纖維。人工纖維的特徵就是,它們的名字都很奇怪、也有很多別名,乍看會讓人暈頭轉向。

不過別擔心!現在還不需要馬上把這個列表背起來。後面我們會一個一個介紹,介紹完之後,就會比較容易記得了。

衣服材質|天然纖維 vs 人工纖維

上面的這些類別,其實可以再簡單分為五大類:

  • 、麻、聚酯纖維、彈性材質、羊毛

其中,棉和羊毛都有「天然的」和「人工的」。

衣服材質|天然纖維 vs 人工纖維

接下來,我們就來介紹這五大類吧!

1. 棉

天然的棉,叫做「棉」;人工的棉,稱為「嫘縈」。

【棉】

棉的特色,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親膚,但容易皺,洗久了會有舊衣服的感覺(棉洗感)。和嫘縈比,比較厚、硬挺。你櫃子裡的系服、班服、社服,大部分都是 100% 純棉的T恤。

衣服材質|天然纖維:棉

【嫘縈】

嫘縈的特色是:輕飄飄、軟綿綿,像是「更薄的」棉。

嫘縈是個很~大~的家族,如果你看到:嫘縈、粘膠纖維、粘纖、人造絲、人造棉、Rayon、Viscose、Modal、Lycell、Cupro、莫代爾、木代爾、萊塞爾 ⋯⋯等名稱,都屬這個家族。

嫘縈是「再生纖維素纖維」,以天然纖維素(如木屑、棉屑)為原料,經過化學處理加工而成。依照不同原料、加工法,又分成各種。

有的資料會寫 Rayon 和 Viscose 略有不同,但以入門的角度,我目前是把它們當成「基本上相同」就夠用了。

衣服材質|人工纖維:嫘縈

如果標示只有寫「嫘縈/粘膠纖維」,基本上就是最便宜的 Rayon/Viscose。如果是好一點的莫代爾、萊塞爾等,會另外註明。

例如這兩件:

Uniqlo 的 t-shirt:42%嫘縈(木代爾)、40%聚酯纖維、18%嫘縈(銅銨嫘縈)
MUJI 的長褲:100%嫘縈(Lyocell)

下面這張圖是我衣櫃裡的三件「棉」、「嫘縈」成分不同的三件衣服:

  • 左邊是一般的 100% 純棉T恤。
  • 中間是一件棉和嫘縈混坊的襯衫,所以它比一般的純棉襯衫更軟趴趴的(看那塌陷的胸前口袋),也比較輕薄。
  • 右邊是 100% 嫘縈的洋裝,特色就是:非常軟薄、休閒感重,我都拿來當睡衣。(因為是深藍色,所以照片有調亮,比較看得出布料質感)
衣服材質|棉 vs 嫘縈

質感 vs 涼快

我自己覺得:100% 純棉的衣服,和 100% 嫘縈的衣服相比,嫘縈穿起來更涼快。因為 100% 純棉的衣服,通常比較厚實,而嫘縈的衣服會薄一點。但純棉的衣服也因為比較厚實,所以感覺起來比較有質感。

不過,有一種 100% 純棉的衣服也很涼快 —— 竹節棉。

竹節棉又稱天竺棉,是以不同的方式製棉,有很規則的抽紗跟挑紗,形成竹節樣式的紋理效果。竹節棉的材質標示雖然也是「 100% 棉」,但會比一般的棉薄透、涼爽,因此看起來也比較休閒、居家。

左邊這件是 NET 的純棉T恤,因為會在一般外出使用,所以平常在衣櫃是吊掛收納,並且有用掛燙機稍微燙過。

右邊這件是 GAP 的竹節棉T恤,因為它居家感比較重,所以我多在運動的時候穿,因此平常是摺疊收納;照片中就是直接拿來拍照,沒有經過額外整燙的樣子。

2. 麻

接下來介紹:麻。

麻的特色是:透氣、耐洗(據說越洗越有韌性、越堅固),但非常容易皺、且完全沒有彈性。

衣服材質|天然纖維:麻

麻雖然是相當透氣涼快的材質,但除了「容易皺」常困擾大家之外,還有一個麻煩的地方是:100%麻的衣服相當難駕馭、很吃個人氣質與氣場,要是 hold 不住,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師父感」;因此,在夏日生活中,較親切的選擇是「棉麻」混紡。

下圖中,左邊大衣是 100% 亞麻,右邊兩件褲子是棉麻混紡。

在照片當中,右邊的兩件褲子可能看起來皺皺的、「很不上相」,但實際上穿起來並不會讓人覺得過於邋遢。

中間這件 Global Work 的卡其工作褲,是我的夏日「跑腿褲」:如果我有好幾個不同的點要去 —— 要逛、要選、要搬要提東西、會經過冷氣房也會經過戶外 —— 我很常穿這件。因為它的材質特性,在戶外時夠透氣,在冷氣房時也不會太冷,穿起來方便又舒服。

這件褲子是在網路上用 250 的二手價買到的,並請裁縫把腰改寬。因為便宜,弄壞了也不心疼;而且它的萊塞爾、麻混紡,給我一種洗不壞的感覺。平常摺疊收納,要穿時直接穿也不會覺得太皺太邋遢(大概也因為工作褲本身就不需要「太整齊」吧:)。

3. 聚酯纖維

聚酯纖維是非常常見的材質,很多寬褲、印花褲、OL 衣、一般平價的「雪紡」衣服,都是聚酯纖維材質。可以說,如果一件衣服給你「正式」的感覺,那麼它的材質中,很大機會含有聚酯纖維。例如,Uniqlo 拿手的不易皺嫘縈襯衫,材質為:76% 嫘縈,24% 聚酯纖維。

聚酯纖維的優點是:它可以很薄很輕便、又不會皺,容易保養(萬年洗不舊)、穿出門也不會像睡衣。

Uniqlo 嫘縈上衣|圖片截自官網

神奇又好用的聚酯纖維,其實就是一種塑膠材質,來自原油。

所以,要記得「聚酯纖維」的特色,用「塑膠」來想就能很容易記住 —— 很挺、很薄、不透氣、沒有彈性。

衣服材質|人工纖維:聚酯纖維

聚酯纖維有多好保養呢?例如這件 ZALORA 的黃色花朵上衣,平常是摺疊收納、完全不用燙,拿出來一掛在衣架上就是這麼整齊。

但!聚酯纖維雖然「萬年洗不舊」又不怕皺,如果全身都穿「100%聚酯纖維」,有時候會有一種「太塑膠」、「太人工」的感覺。

如果說「麻」是「最不上相」,但本人有種「質樸好感覺」的材質;那「聚酯纖維」大概就是「最上相」,但本人可能會給你一種「人工虛假感覺」的材質了。

要平衡掉這點,可以選擇「棉(天然或人工的)+ 聚酯纖維」的衣服 —— 如此一來,我們可以得到棉的「自然、吸濕透氣」,也得到聚酯纖維的「挺、不易皺」。

衣服材質|人工纖維:聚酯纖維

聚酯纖維是相對便宜的材質,但它也是最需要小心注意的材質。

如果你要網購便宜、平價的衣服,我建議不要買「太便宜 + 無品牌 + 不能退換貨 + 聚酯纖維」的衣服。

同樣標示「聚酯纖維」,不同品牌、不同價位,做出來的品質可能天差地別(事實上,所有的人工材質大概都是如此,只是聚酯纖維是最普遍被使用的)。

我買過很棒的「聚酯纖維」,可以一穿再穿,也買過必須馬上丟掉的「聚酯纖維」。

便宜聚酯纖維衣服的最大風險是:不親膚、(即使已經下水洗過)穿起來會有刺刺癢癢的感覺,連當睡衣都沒辦法。也許你覺得「才幾百塊,不親膚丟掉也不心疼」,但這樣等於是變相在鼓勵廠商去生產「拍照起來很上相,但實際上品質不好、馬上會被丟掉」的衣服。地球母親會哭。

「聚酯纖維」就像是「塑膠」,可以用相對便宜的價格滿足人的需求,但我們必須小心使用 —— 謹慎地選擇、夠用就好地拿—— 為了自己的健康、也為了這片土地。

4. 彈性材質

彈性材質,基本上沒什麼好說的,就是:有彈性!

看到:尼龍、彈性纖維、萊卡,你就知道這會增加衣服的彈性。

衣服材質|人工纖維:尼龍、彈性纖維、萊卡

彈性材質通常用在:運動衣物、貼身衣物。

我自己曾經吃過一次彈性材質的虧,就是我買了「純棉內褲」,然後那件內褲的材質標示真的是「100% 棉」。

看起來可能很好 —— 純棉捏 —— 但如果你熟悉材質,就會知道這樣的內褲「沒彈性到不能穿」。一般來說,內褲大約會有 5% 的彈性材質,穿起來才會是我們習慣的那種「該有的彈性」。

5. 羊毛

天然的羊毛,叫做「羊毛」;人工的羊毛,叫做「聚丙烯腈纖維/亞克力纖維」。

【羊毛】

羊毛的特色:就是暖。然後大家可能也都知道,羊毛多半需要乾洗或手洗,保養比較不容易。

衣服材質|天然纖維:羊毛

【聚丙烯腈纖維】

聚丙烯腈,讀作:聚丙「吸睛 👀」;不過後面兩個字不會念其實沒關係,認那個大「丙」就可以了。看到名稱裡有個「丙」的,就是它!

聚丙烯腈纖維是合成纖維中仿羊毛觸感而研製出最成功的一種纖維,最像羊毛,但沒有羊毛輕柔,常和羊毛混紡。具良好保暖性卻不具重量;易洗快乾、不易起皺。

它的特色是:輕、保暖、不易皺。通常比羊毛更好保養。

衣服材質|人工纖維:聚丙烯腈纖維

在購買夏季衣物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確保這件衣服的材質沒有「聚丙烯腈纖維」。

我曾經看過一件「亞麻微透針織上衣」,看起來是「涼快的洞洞衣」,但材質成分卻是「100% Acrylic fiber」。我推測可能是前一年度的秋冬季商品,沒賣完,所以隔年靠著它「洞洞衣」的外表,再佯裝成春夏上衣出場。

—— 千萬不要,即使有那麼多洞、看起來很涼,夏天穿絕對太熱。

複習一下

到這裡,我們就介紹完常見的衣服材質了。除了「棉、麻、羊毛」這三個大家一般比較熟悉的天然纖維,我們可以各用一個字描述四種常見的人工纖維類型:

  • 嫘縈:軟
  • 聚酯纖維:挺
  • 尼龍和聚氨酯維:彈
  • 聚丙烯腈纖維:暖
衣服材質|天然纖維 vs 人工纖維
衣服材質|五大類材質及特點

如果你是第一次認識這些材質,可能會覺得有點資訊過載,記不住這麼多複雜的種類,特別是名稱彆扭的人工纖維們。

一個最好記憶的辦法是:找個時間,打開你的衣櫃。因為,這些材質的衣服,你全部都有

從自己的衣服學習,回想穿某件衣服帶給你的感受 —— 是舒服輕鬆、還是嚴肅正式?是悶熱還是透氣通風?—— 將會大大幫助你記憶。

如果你花時間這麼做了,那我想,你再也不會忘記。

炎熱夏天的穿搭策略

認識了這些常見的材質,接下來你可能會問 —— 那所以,在這些材質裡,

Q1:哪一個材質最適合夏天?

首先,我們可以先把「彈性材質」和「羊毛/聚丙烯腈纖維」這兩類打叉叉:「彈性」和夏天並沒有太大關聯,「羊毛/聚丙烯腈纖維」則是我們該避免的。

剩下的三個:棉、麻、聚酯纖維,都很常見,誰最好呢?

答案是:不一定,看你的需求。

雖然說到夏天,我們都會想起「棉麻」這個「聽起來就很涼」的字眼,但因為穿衣是一門平衡的藝術,除了「身體的舒適感」還必須考慮「場合」—— 我們不是只要「穿得涼快、不悶熱」就可以,如果要去上班,我們可能還需要「有正式感、不像睡衣」的衣服。在現代繁忙的生活下,衣服「好不好保養」、「需不需要燙」、「可不可以機洗」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我個人的穿著經驗感想是:

  • 家居、睡衣:100%嫘縈、100%竹節棉
  • 休閒感外出衣:棉+麻、嫘縈+麻
  • 正式感外出衣:嫘縈+聚酯纖維、100%聚酯纖維

(是的,在夏天最熱的時候,我幾乎不穿一般認為「吸濕透氣」的100%純棉 —— 我覺得有點太厚了。)

衣服材質|夏天適合的材質

當然,每個人的感覺(多怕冷多怕熱)、生活風格、穿衣場合都不相同,我的心得也許無法完全適用於你。但抓住前面的「一個字特性」法則,你就能漸漸感覺出來,什麼樣的材質會是你需要的。

  • 覺得衣服穿起來不夠舒服?→ 可能需要加點「棉」或「嫘縈」(軟)
  • 覺得衣服看起來像睡衣?→ 可能需要加點「聚酯纖維」(挺)

Q2:牛仔褲很好搭,可是夏天熱翻怎麼辦?

夏天熱到不行時,可以改穿棉麻褲;冬天用牛仔褲完成的穿搭,夏天換成棉麻褲幾乎都不會有問題。

棉麻褲就像是「夏天的牛仔褲」。

如果你的工作環境不需要穿很正式的套裝,就可以穿下半身棉麻褲,上半身「棉+聚酯纖維」或「100%聚酯纖維」。聚酯纖維的整齊,可以帶來一種正式感,也會感覺比較有精神。同時不需要整燙、可機洗,保養起來很輕鬆。

我曾經買過「號稱夏天也穿得住」、「夠薄」的牛仔褲,結果它真的夠薄,但是摸起來比一般牛仔褲軟,感覺沒有牛仔褲那種「粗糙、率性」的質地,我並不是很喜歡。

相較之下,我更喜歡棉麻褲中,「麻」帶有的「粗糙、率性」,覺得它更接近牛仔褲給我的感覺。❤️

Uniqlo 棉麻窄管長褲|圖片截自官網
2023.03 更新:除了棉麻褲,我後來網購了一件「薄款牛仔」夏天也可以穿得住。除了網購,一些連鎖品牌也開始出涼感、薄款、軟牛仔的牛仔褲。目前還沒有很多心得可以分享,但大家也可以往這個方向搜尋、嘗試看看~

Q3:不透氣的聚酯纖維怎麼穿?

因為聚酯纖維是不太透氣的材質,所以如果夏天時,我要穿「100% 聚酯纖維」,而且知道我不會整天都待在冷氣房中,那我會選擇穿無袖的。透過無袖、較為通風的剪裁,平衡掉材質不透氣的缺點。

我 10 幾、20 幾歲時,穿衣服不太敢露手臂,但 30 歲後的夏天,我越來越少穿短袖,越來越常穿無袖,原因很簡單:實用。

無袖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 —— 短暫在戶外移動時,穿個無袖最涼快(透氣也避免腋下濕一塊的尷尬);回到冷氣房中時,就再加個薄襯衫。

年輕的時候,我會用「止汗劑」避免出汗、異味,但後來開始覺得這樣對身體不太好,感覺毒素都積在身體裡面沒有排出來,所以改用「體香劑」。「體香劑」可以避免異味,但不會抑制出汗;因此,穿無袖讓汗流出來,真的大飆汗就去洗手間擦擦汗;比穿短袖讓汗漬積在衣服上(那個更可怕也更難洗),是我更偏好的選擇。

因為我真的相當會流汗啊。😌

如果你有「我手臂好粗,不好意思露出來,怎麼辦⋯⋯」的困擾,我可以肯定的說「我的手臂其實也沒有多細」。而且我發現:很多時候,其實露出手臂反而會讓整體看起來更有精神。

你也可以做一些肌力訓練,鍛鍊手臂的線條。手臂不用多細,只要稍微有點線條,就會好看許多;適度的體能訓練,不只會讓你更好看,也會讓你更有精神、且有必要的力量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


最後,再次提醒一下:網購衣服時,記得「品名」不見得等於「材質」(「亞麻微透針織上衣」可能根本沒有「麻」的成分❗️),一定要找到「材質」的那一欄仔細看一下 👀。

但如果是 Uniqlo 等大公司,就比較不需要擔心,它們命名都相當精確:如果成分沒有「麻」,品名裡也絕對不會出現「麻」這個字。

這篇想寫的短一點,所以省略了一些內容。如果你還有關於:

  • 夏天好熱,應該穿  Bra Top,可以少穿一件內衣?
  • 夏天好熱,可是我喜歡穿深色怎麼辦?
  • 網購尺寸怎麼選才不會錯?
  • 掛燙機好用嗎?適合怎樣的用途?

的問題,可以繼續閱讀〈夏天穿什麼才涼?—— 30 歲後需要的衣服材質知識〉這一篇。


三年後的心得:也許材質並不是最重要的事

三年前,開始摸索認識材質時,我以為「理解材質」就能幫助我找到合適的衣服;現在回頭看,理解材質對我的確有幫助 —— 但卻不是全部。以前我是「不管品牌,只要有我想要的材質和設計就好」;未來,我可能會「先看品牌是否可信任、再選擇材質和設計」。

這是我的原因 →〈買衣服:也許材質並不是最重要的事


[ 最近更新:2023.05.12 ]

About The Author

soidid

2 thoughts on “夏天穿什麼才涼?—— 30 歲後需要的衣服材質知識・圖文簡單版

  1. 您好,请问你的笔记是用notion写的吗?感觉排版很好。还有就是您做图片的app是什么,感觉简单明了。很好,盼回复

    1. 你好,不確定你說的筆記是指這篇的文字、草稿、還是這篇中只有文字的圖片?文字是套用現成 WordPress 主題加上我自己偏好的 css 設定,文章草稿用 google docs,所有的圖片都是用 adobe illustrator 製作的。

Leave a Reply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中的「提問 & 回覆」。2) 送出後,如果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3) 不希望留言被刊登在頁面的你,歡迎利用「聯絡我」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