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個「考試夢」:
覺得這個夢有點搞笑。我先是想辦法抗衡一個標籤(54 分 → 我很糟糕),卻在末尾快速生出更多的標籤。到底在幹嘛?
1 前夜
這個夢的前一天晚上。
運動完,躺在瑜珈墊上,想著:啊,最近不知道為什麼,不是很好過。感覺像是在北極冰川的海裡,好不容易游上岸,然後又被丟下來;又努力爬上去,然後又被丟下來⋯⋯如此重複。不過也沒發生什麼難以處理的事,難以處理的感覺只發生在心裡。
我想著也許「想爬上去」本身是問題,我何不在冰海裡游泳就好?游泳感覺蠻舒服的。
想著:雖然害怕一事無成,但其實我最怕的好像還是現在這種感覺吧 —— 覺得一切都好無趣,覺得一切都無意義 —— 的感覺。「沒有渴望」的感覺,比「失敗」的感覺還要恐怖。
沒有渴望、無意義感,覺得一切都好無聊喔。不僅把生活過得很無聊,還什麼產出也沒有⋯⋯
靜靜躺著。
第一股聲音沒力的低沈,第二股聲音好奇而輕巧。一句話引出了另一句話,像投入水裡的石頭引起了漣漪。
『⋯⋯你覺得,如果人不像機器那樣,可以穩定呈現一種樣子,就叫做失敗。如果人不像機器那樣,有可預測的產能,就是失敗。有時候我覺得你們人類真的很有趣,老是愛拿自己和機器比較,然後再覺得自己很失敗。』
『你覺得一直都風風光光,比較成功嗎?你不覺得,成為能夠經歷這些的人,也是一種成功嗎?』
「⋯⋯」
「嗯⋯⋯我其實也同意你的看法。不過現在就是有種失敗的感覺。嗯⋯⋯或許我說 “失敗”,並沒有太多扎實的含義,就只是想表達一種低落的感覺吧。」
我感覺失敗,但並不真的認為自己失敗。
睡去,然後做了開頭的那個考試夢。
「54 分⋯⋯」,真有趣的數字,不及格、失敗了,可是「我是(54)」。
2 一個族類的夢
我的夢通常不會重複,但其中,有一種類型會不時反覆出現,我稱為「考試夢」。這些夢像是海裡游過的一群魚,每隻都不完全相同,但你認得出來,牠們來自同一個族群。
牠們不會連夜攻擊我,久久晃過去一次,卻也總是認得:啊,是你。
是考試夢。
像人能夠辨識出親友在不同年齡、情緒狀態、裝扮、表情底下的同一個靈魂那樣,人好像也能夠感覺到,不同夢情節底下的同一種質地。
最初,這樣的夢像是一種表達焦慮的夢 —— 擔心著自己被檢視時還未達標準、擔心著自己不夠好 —— 而後慢慢不斷變形,成了「考試」底下更廣闊的定義:
前面一群魚出現時,我稱它為「焦慮夢」。後來發現「焦慮」並不是其核心本質,「價值感」才是。若要以更廣闊而符合群體的描述來稱呼,應該說「考試夢」更適合。
陽光穿透海面,在深藍和淺藍之間閃動,一群魚游過。我在心裡看著這一群夢。
3 第一種型態:考試沒準備、沒寫完
一開始,這樣的夢是以「考試沒準備」的形式出現:該背的東西沒有背起來、數學算不出來、考卷上的東西什麼也看不懂,之類的。從來沒有一模一樣,但都有點類似。
我記得自己第一次感覺到背東西變慢的焦慮是在高三。那時,三不五時就要默書國文的某一段:第一堂課開始前,自己找時間,背好了、闔起課本、默書。有一天,我突然覺得以前高一一下就可以背起來的長度,怎麼練了好幾次還不熟?當下覺得好焦慮,擔心自己腦袋不靈光了,會無法應付考試。不過印象中,那時候也沒做過考試夢。
我是在離開學校之後,才開始做考試沒準備的夢。
除了「沒準備」,也有「沒寫完」的夢:時間到了還有好多沒寫完,覺得很焦慮。有兩面,我才寫到第一面。
但現實生活中怎麼可能會發生這種事呢?我考試都會配速的,沒寫完也會猜完。
4 第二種型態:沒記舞序
後來開始做另一種焦慮夢:上台表演沒記舞序。
有時候是高中有氧,有時候是大學熱舞社。比較常是高中背景。
例如:
在 Y 老師的虎視眈眈下,我們好像要上台跳 mickey 還是 sunny 還是什麼,某一套有氧。我對舞序非常不確定,往左轉還是往右轉,這裡走幾個八之類的,很久沒練都忘了,心裡惶恐到不行。焦急的我說:
現實生活中的我絕對不敢做這樣的事:動作都沒記熟就給 Y 老師驗收⋯⋯我找死嘛。Y 老師話不多,但她有那種可以把你看穿的眼神。
不過雖然都是「舞沒練熟就要上台」,每次場景都會略有不同:有時候是表演,有時候是驗收,有時候好像還有學妹?但不管情節怎麼換,都沒出現「完了,我動作做得不夠到位」這種問題,而都是「完了,我順序都還不記得就要上台」這種入門級的問題⋯⋯。
5 第三種型態:買參考書
一陣子後,另一種焦慮夢出現了:買參考書。
夢中的我覺得自己需要參考書,在心中不斷規劃著要去重慶南路、火車站那邊買參考書,但一直買不到。中途總是會跑出其他要處理的事、時間不夠、書店裡的不是我要的,等等問題。
這個好像也出現過兩三次,情節不同,但都是夢中的我心裡想著要去買參考書,卻一直沒買到要的。
不過這這樣的夢焦慮程度比較輕,沒有前兩種「考試當下不會寫」、「上台表演卻不記得舞序」那麼緊迫的感覺。而且相較於前兩種的「當下正面臨著」令人焦慮的狀況,這個夢的重點好像是我心中的那個「覺得」—— 我覺得我沒有參考書就是不行、我覺得我一定要有參考書才能考好。
夢中的我想著:下禮拜就要考OO科目了,我得去找參考書。奇怪,我一向都會提早準備好參考書的啊,怎麼這學期的還沒入手?
6 三種型態的意涵
去年六月,又遇到其中一種考試夢時,我回想了一下這些夢,想著是什麼意思?
- 考試沒準備:我夠好嗎?對是否能符合社會標準的焦慮
- 舞序不熟:我有什麼值得展現的嗎?我能夠表演了嗎?
- 想買參考書:希望有個別人可以告訴我正確答案,告訴我「走這條路沒錯」
當時的我寫下:「寫到這裡突然很好奇會不會出現第四種?會是什麼樣的呢?」,然後,就有第四種、第五種、第六種了。我的考試夢開始翻版。
一群藍色調的魚在海裡游泳,帶動著水流過我的身邊。
7 第四種:不焦慮的考試夢
2023 年 3 月。
夢到國中歷史考試。
國中歷史老師是我現實生活中最敬畏的老師。但夢中的我,卻慢條斯理地寫著考卷,一點也不焦慮,像個傻呼呼的觀光客在逛街⋯⋯。雖然我意識到和同學相比,自己好像寫太慢了,卻還是一直只用自己的速度前進著;好好的寫,一題又一題。
我好像也只能用自己的速度前進著,快不了、也慢不下來。就是這個穩穩不快的速度。
我的速度。
夢中的我好像知道「反正焦慮也快不了」,所以並不焦慮。就好像我是樹懶,然後我知道自己是樹懶,「所以急也沒用」這種感覺。
我的座位後方,是班上一位成績不錯的同學 CH,寫的比我順暢又快。老師好像看她寫完了,就覺得大家應該都差不多了。似乎老師如果不喊停,那個同學就會一直寫下去,但老師沒有要大家寫這麼多。
考試不是考卷,是一本可以翻頁的作業本,裡頭有很多習題。像是甲乙範本。
老師說「停!」。傻呼呼的我大概有一頁半沒寫完吧。
我和 CH 交換改考卷,最後拿了 76 分,CH 84 分。我心想:沒寫完還有 76,還不錯嘛!嗯嗯,可以接受。
老師不但沒凶我怎麼考成這樣,還因為發現我沒寫完,而想著「咦?是不是應該再多給大家一些時間?」。
轉頭一看,原來班上很多人都沒寫完,只有 CH 一個人寫了最多。
醒來後,想著:嗯?這好像是第一個不焦慮的考試夢耶⋯⋯。我覺得自己好像有了某種進步,雖然只是在夢裡。
8 第五種:編舞者的夢
2023 年 5 月左右。
沒有仔細記錄下來,所以細節不太記得了,只記得是關於我編的舞要登台演出了,但我覺得自己還沒完成、也質疑自己的能力不足。
醒來,想到我的《普通人的相對論》。
然後想著:嗯?夢變了耶?以前都是做跳排舞但沒記好舞序的夢,現在變成編舞可是覺得自己做不好的夢。⋯⋯「雖然還在擔心,但至少我開始思考如何創造了?」我覺得自己好像成長了,雖然只是夢。
9 第六種:重考的夢
2023 年 6 月。
在夢中重考,讀第二次高三。
因為考第二次了,所以模考成績比第一次高。成績單上面寫「醫二」,意思是預測可以上醫科 —— 文科後轉唸醫科的那種。(這是一個只在夢裡存在的奇怪詞彙)
想看看其他人考的怎樣?卻發現其他人都畢業了,現在同學我都不認識。
覺得孤單,也忽然覺得留級考更好的成績沒有什麼意義。
除了「重考」,我好像也夢過大學之後又回去讀高中,之類的夢。我覺得超級恐怖。不是高中生活恐怖,是覺得⋯⋯回到已經過去的階段然後試圖「做得更優秀」是沒什麼意義的行為。我不該想回到熟悉的架構裡重新做得更好,然後覺得這樣的嘗試會生出我渴望的結果。
我知道我的渴望在,那個沒有架構的未知裡。
10 夢之前的夢
因為寫這篇,好奇起所有的考試夢。翻了過去有記錄的夢,發現了一個長相不太相同的考試夢。那個時候的我,還沒意識到「我有一群考試夢」。
2021 年 12 月。
醒來後,第一個想法是:嗯?奇怪,夢裡的我怎麼沒質疑「這是數學嗎?這是什麼鬼題目?」只一股腦地想找出正確答案。
然後就忘了這個夢。
現在回頭看,看到了我自我受限的標籤:建中、數學。
—— 高中時念文組的理由是:對理科沒有特別有興趣、想兼顧社團,和「我覺得我比不過建中學生」。學校輔導老師在和我們說明選組時說:很多建中的學生可以高二一直玩社團,高三考前才拼命唸書,然後也能考得不錯。但是能做到這樣的學姊比較少;特別是在理科。過去的紀錄顯示,女生在文科更有優勢。
我那時真的害怕了,雖然我覺得我不應該那麼輕易害怕。或許我也沒有真的那麼想得到吧?—— 沒有那麼喜歡理科、只想安全上榜。高一的我,好像沒有一定要念的科系;只要有個還不錯的科系就好了。
11 Judgment
前幾天抽了張 Light Seer’s 塔羅:「Judgment」。解釋中有段「自我批判會掩蓋你的真實本性與本質」。那時我不是很懂這兩者有什麼關係?
現在好像比較懂了:自我批判,就像我對標籤的執著,會變成盤旋在草地上的煙霧,繞來繞去,讓底下的真實無從展現。當我在批判時,就是讓我的心智忙於製造煙霧彈;而忙亂心智狀態的我,不會知道自然的我是什麼樣子。
像夢中的我,看到「建中」和「數學」就覺得很困難 —— 一遇到那個讓我害怕的標籤,我就跳進去了:「這個我不行」、「我沒有他們好」。那或許是真實的感覺,但這句話在表達那個感受的時候,也同時製造出盤旋在草地上的煙霧。
話語描述一種真實,與此同時也創造一種真實。
在批判邏輯下的我很難理解,因為批判狀態讓我執著於判斷自己的「真實」是否值得。不過問題其實不在批判,而是我把內在的光 —— 注意力 —— 用於重複批判。問題是我在陷入批判時,意識的姿態。僵化、緊縮、沈入回憶。
讓萬物生長的光是太陽光,讓內在生長的光是注意力。當我把自己的光用於製造煙霧時,就無法用這些光,探索自己、溫暖自己、照亮自己。
批判本身不是問題。批判,是試圖判斷現實狀態、人我差異的一種手法;批判會顯露世界,也會展示我們未覺察到的內心信念。但陷入批判就是讓批判反客為主了。這感覺可能有點像是:我拿著內在的光像拿著手電筒,我只是想看看、我只是想知道自己在哪裡,現在是什麼樣子,但照到一個限縮我的標籤後,我的手就動彈不得了。
過熱的執著產生了濃濃煙霧,然後我還傻在那裡,看著。
我心想「我果然是沒辦法和建中學生比數學」,而忘了拿著手電筒的是我自己。
12 失敗的感覺
現在回頭看這個夢,還是感覺得到面對「建中」和「數學」的那種沒把握感。
不過,我到底為什麼非要跟建中生比數學不可啊?
—— 夢中的我忘了問這個問題。
想著開頭的 54 分、標籤、夢,也許失敗的感覺是無可避免的吧。因為,如果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那不會有一種預先說得清楚的標準,恰好合身。在成為自己的路途上,我們一定會走到一個,對不上任何標準的地方吧。
失敗的感覺,像是在一個新的曠野中,發現自己和任何已知的、記憶中的「好」對不上時,的那種感覺。
像是一股說不出的青黃不接;
像是一腳已經踏入新的地方,一手卻還抓著舊的標準,的落差感。
有一種空空的感覺 —— 像是 ——《後焦慮依戀:只有感覺的地方》的那種虛空。害怕,卻也不怕。
原來人可以同時害怕又不害怕啊。
可以這樣描述自己的「失敗」和「害怕」嗎?會不會是無意識地在開脫呢?⋯⋯不過,慢慢把「失敗標籤」增添更多細節(青黃不接、落差、虛空)之後,這個標籤,好像也同時在慢慢軟化、溶解。
我想到人的標籤。各種標籤。
「我覺得⋯⋯」
把拿著手電筒的手鬆一鬆,照向四周。看看這邊、看看那邊。轉轉脖子、伸展手臂。把雙手打開。
把燈照向更廣大的地方,觀看。把燈關掉,閉著眼,在漆黑中感覺。
把燈再次打開⋯⋯
後記
雖然提到了「建中」、「數學」,但並沒想要以學校來劃分、對立,或戰男女科系的意思。「把建中當成假想敵」,只是高中面臨考試壓力時,找個不認識的「對手」,來激勵自己念書的方法。我並沒有真的想把這些人當成「對手」。更何況 ——
大學時,我有個很美好的期末考回憶是:被一群(想必一定有建中)數學很好的人拯救我的線性代數 —— 而且我實際上不真的認識這群人;我是外系的,他們是朋友的朋友。看著一群熱愛並擅長數學的人,把解考古題當作好玩的挑戰、又願意花時間幫助我這個數學不行的陌生人,我真的各種感動。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中的「提問 & 回覆」。2) 送出後,如果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3) 不希望留言被刊登在頁面的你,歡迎利用「聯絡我」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