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族前傳》S1 心得:女性在父權下的各種行動策略(及其結果)

前陣子因為在思考「欲望」這個主題,想起去年看的《龍族前傳》。

找出剛看完影集時寫下的心得,重讀了一次,還是覺得好好笑;還有劇本寫得真好。

《龍族前傳》的無雷心得:

⚠️ 之後就都是雷了;請慎入。

(Advertisement)
💛 也歡迎你的小額贊助 🌈

父權中的女性行動策略

《龍族前傳》雖然和《冰與火之歌》一樣,都是「權力鬥爭」、「魔幻元素(龍)」,但看前傳時,我的感受和當初看冰與火時完全不同。

當時看完,我的心得是這樣開頭的:

雖然看之前有耳聞這部影集是探討父權,但也僅只與此。我沒有去研讀相關分析,就可以在看劇的當中感受到;因此覺得劇本寫得真好。

在所有的角色中,最明顯的不同行動策略對照,就是 Alicent 和 Rhaenyra 了。

角色關係簡介

Alicent 和公主 Rhaenyra 是一起長大的童年玩伴。公主 Rhaenyra 的生母過世後,公主的爸爸(國王 Viserys)再娶了 Alicent;Alicent 成了新王后。

換句話說:媽媽過世後,爸爸娶了閨蜜;閨蜜成了後媽。

(左)Alicent(右)Rhaenyra|圖片來源:IMDB

兩個童年玩伴長大後完全不同的作風和選擇,對比感很強烈。

王后艾莉森 Alicent

Alicent 少女時期|圖片來源:IMDB

王后 Alicent 選擇「聽話」、「做被期待的事」,最後越長越歪,無法確定自己到底要什麼。一度看似在爭奪權力,但面對童年玩伴公主 Rhaenyra 仍偶爾露出心軟猶豫的態度。

當 Alicent 壓抑了自己,決定「做被期待的事」之後,就複製了這套規則,開始期待自己的兒子也壓抑原本的自然個性,和她一樣。

因為,當你覺得放棄了自己的欲望,演出那個「被期待的角色」時,你也會強迫身邊的人(所有你認為「會影響到你」的人)都如此做,都演出他們的那個「被期待的角色」;否則你就會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了什麼而犧牲。

於是,Alicent 的兩個兒子也跟她一樣長歪了:一個兒子極其放蕩、渴望逃脫這些規則;另一個極其復仇魂、渴望成為權力遊戲的最後贏家。

Alicent 認為王后的責任,就是支持國王、滿足國王、生養子嗣,做好「王后的角色」—— 而她也很努力去做到了。

只是國王雖然感激 Alicent,卻也從未像愛原本的王后那樣愛 Alicent;在病懨懨的時候,對著公主 Rhaenyra 說:「我唯一的小孩⋯⋯」—— 儘管繼任的 Alicent 為國王生了兩男一女,國王似乎心底仍覺得和第一任王后的小孩,才是他更認定的「真正的小孩」。

面對國王的無心,Alicent 選擇壓抑;但她的女兒替她說出了她的失望:「丈夫?他們只會忽略你」。

最後,遵循體制、壓抑自己的人性需求的 Alicent 越長越歪;她的三個小孩,則各展現了一個她「想要當個好女人」壓抑下來的面向:

  • 大兒子整天浪蕩,展現的是無壓抑、只在乎自己享受的性;反映王后只在乎他人、自己從沒享受到的性
  • 二兒子被霸凌之後變成復仇狂,開始不計代價地追求能力,認為以自己的「一隻眼睛換一隻龍,很划算」;反映王后壓抑下來的恨意、對 Rhaenyra 有時愛有時恨的猶疑
  • 女兒則展現對男人的極度失望與不信任;反映王后對丈夫的失望和心死

—— 當你過度壓抑自己的某個面向,你的小孩會演給你看。

不管她可以因此掌握多少權力,我都覺得這樣的生活太慘了;也把自己的小孩害慘了⋯⋯。不過她爸爸奧托 Otto 為了擴展家族勢力,安排 Alicent 在國王喪妻、內心脆弱時接近國王,而後成功獲得后位,的這個舉動,也是把 Alicent 害慘了。總之,就是一個家族為了追求權力,不斷把自己小孩害慘的循環。

以上是守貞派王后 Alicent 的苦情故事。

公主雷妮拉 Rhaenyra

Rhaenyra 少女時期|圖片來源:IMDB

王后 Alicent 是遵循父權的保守派,公主 Rhaenyra 就是開放關係派啦。

印象最深的一幕,國王深夜召喚王后 Alicent 的時候,Alicent 躺在床上那生無可戀的臉⋯⋯對比之下,同一時刻,Rhaenyra 的潘朵拉盒子被叔叔 Daemon 打開了,開始了浪女生涯;公主超享受。

公主 Rhaenyra 的反應常常比我預想的還要狂野,看影片時,內心不斷出現:XD 什麼?居然變這樣?還可以變這樣?重讀心得時,就是想起了這些讓我覺得超展開的 XD 時刻,而覺得好好笑。

公主選老公選到很不滿時,我心裡想:你旁邊不是就有個帥哥(Ser Criston Cole)?

結果沒想到真睡了,可惜這帥哥是守貞派的,見公主不願拋棄一切跟他結婚,遵循道德傳統,整個人變得太 bitter。唉,不行,這樣的愛我不行。不是道德傳統不好,是當帥哥發現公主無法滿足他的期望時,那個「緊抓的 bitter」不行。

公主後來和海王子(亂取名字)結婚,因為海王子是 gay,所以公主就說:好!我們就政治聯盟吧!扮演好需要的角色,其他就各吃各的,互不干涉。

還蠻喜歡他們的關係的,也喜歡海王子(蘭尼諾 Laenor)這個角色,很可愛。他雖然不是一個很懂權謀的人,也不能說是把丈夫的政治角色扮演得很好,但真的很善良。自己兒子闖大禍的夜晚,在外面浪(吧),早上回來說:

公主聽了,回:

怎麼說,很喜歡他們這種互相理解、信任的關係;有一種互相看見彼此、真實相處的感覺。

公主開始她的浪女生涯後,變成說謊專家,睜眼說瞎話自己的小孩不是私生子 XD(海王子家族有明顯的深色肌膚、捲頭髮等遺傳特徵,公主生下的小孩卻完全沒有;海王子和公主都是銀白色頭髮,生下來的小孩居然是褐色頭髮;所以真的是超級睜眼說瞎話);海王子也跟著一起演戲(真是好隊友?);國王可能心底也知道,但因為愛女兒選擇不正視。總之,Team Rhaenyra 的全員都跟著一起演戲,好魔幻。

公主(Rhaenyra Targaryen)、海王子(Laenor Velaryon)和「兩人的」小孩|圖片來源:IMDB

忍不住想說:公主,你外食也找一個比較好魚目混珠的對象啊;這樣會不會玩太大了。

但儘管如此,公主和身邊人的關係卻感覺比較真誠:小孩沒有長歪掉(還是只是還沒?我覺得小孩需要面對私生子的嘲諷有點可憐,可能會有心理創傷⋯⋯);跟叔叔 Daemon 聯盟;幫海王子假死、讓他自由(我覺得很有勇氣,因為自由的是別人,但假死之後的政治後果是她要擔)。

當然一方面,也因為她有個愛女兒的國王爸爸當靠山啦。

荒謬的公主

公主的「睜眼說瞎話」設定,看起來很荒謬;不過認真思考,卻覺得蠻有趣的。我當時第一個想到的是:

  • 哇,Rhaenyra 對自己繼承王位的正當性非常有自信,所以她不在乎孩子的爸爸是誰,只要孩子的媽媽是,這個權力的正統性就應該被認可。

然後又想到了:

  • 我們應該說 Rhaenyra 有點蠢,找了個深色頭髮的對象,還生了不只一個?還是我們應該肯定 Rhaenyra 很專情?
  • 雖然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不是婚生子,但,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公主、海王子、孩子的真爸爸)都同意這樣的安排;換言之,這是合意愉快的性、彼此尊重的安排。相較之下,當王后 Alicent 去履行王后的義務時,在床上的樣子看起來很痛苦⋯⋯。我們覺得「非婚生子」明顯的荒謬,卻不覺得「王后的痛苦」明顯的荒謬,正顯示出,我們都被父權制約了?
  • 類似的,當 Rhaenyra 拒絕帥哥情人的提議私奔,因為「我不會放下我應得的權力」時,可能會讓人覺得:哇!這女人,也太執著於權力了吧!但如果今天是一個落難王子,堅持取回自己應得的權力,大家可能只會讚賞他堅持到底的勇氣。

換句話說,是不是每一個我們覺得 Rhaenyra「怎麼這樣」、「有點荒謬」、「太衝動」的舉動,其實反映的並不是 Rhaenyra 的荒謬,而是父權體制下男女差異的荒謬、權力爭奪的荒謬?

在父權體制下,男性可能以自己為主體、以追求權力為目標,有很多犧牲女性、忽視女性主體性與感受的舉動,但我們不會覺得「明顯的荒謬」。但一個女人,以不違背他人意願的方式追求權力,我們卻會看到種種突兀之處?

Rhaenyra 給我的感覺是:她好像真的是像個男人一樣的活 —— 她沒有內化的自我歧視、貶低,因此她也沒有去做一些「更聰明(但可能自我限制或自我犧牲)」的手段;她活得很理所當然。

她活得理直氣壯。

欲望

在看這齣劇的時候,我腦中一直聯想到「欲望」這個主題:

  • 公主 Rhaenyra 追隨自己的欲望:和身邊人的關係及互動,雖然也都有政治考量,但感覺不是只有表面關係(?)或是演員演得比較讓人喜歡(?)
  • 王后 Alicent 壓抑自己的欲望,把體制的期待當成自己的願望:雖然站住了道德傳統的一方,但越到後面好像越來越變成用道德來合理化自己的私心,分不清楚哪個是正義、哪個是自己,變成了所謂的「正義魔人」

一般來說,我們好像都假設「追隨自己的欲望」是自私的、是傷人的,但在這部劇中,完全不追隨自己的欲望、完全以「被期待的事情」去行動的王后,最後好像變成了更恐怖(也更悲慘)的人。

當然,這也可是說是這部劇集採取的觀點和視角。看起來,欲望派的角色,被塑造的更有人格魅力、更討喜;傳統派的角色,則被塑造得比較不討喜。

傳統派代表:公主 bitter 的舊情人、王后 Alicent|圖片來源:IMDB

結論:編劇應該是叫我們叛逃父權體制吧?

然後,編劇給異女的指示如下:變成浪女、爭奪權力、要有實質作戰能力、和 LGBTQ 結盟、珍惜愛自己的好爸爸。

⋯⋯或者?兩代的女性策略選擇

除了王后 Alicent,公主雷妮拉 Rhaenyra 的另一個有趣對照是:雷妮絲 Rhaenys。

雷妮絲是「上一代」的 Rhaenyra:她因為身為女性,失去了(理應的)繼承權;最後由 Rhaenyra 的爸爸,國王 Viserys 繼承。因此,雷妮絲被稱為「無冕女王」the Queen Who Never Was。

結果一代之後,Rhaenyra 又遇到了一樣的挑戰:

因為身為女性,面臨繼承權的挑戰

「無冕女王」雷妮絲和 Velaryon 家族聯姻,也是海王子的母親。雷妮絲這個角色很酷,是一個各方面都很平衡,也很有能力的人:性格穩定*、頭腦清楚、有作戰能力(同樣是龍家族的,有一隻噴火龍坐騎)。

* 於是養出了個性可愛善良的海王子,而不會養出心態偏頗的復仇魂,人物設定好合理!
「無冕女王」雷妮絲,和她的兩個女兒|圖片來源 IMDB

雷妮絲當年因為身為女性錯失了王位;當 Rhaenyra 面臨和自己當年一樣的處境時,她沒有羨慕嫉妒恨,而是貫徹自己的原則(男女平等),堅定支持 Rhaenyra 繼位的正統性。在給予 Rhaenyra 建議的同時,也把界限和分際掌握的很好;真的很有女王風範

年輕的 Rhaenyra 給我的感覺是:比較衝,比較「這本來就是我的王位,我當然要力爭到底」;年長的雷妮絲則早已放下王位,更在意自己的小孩是否能有平安的生活。如果 Rhaenyra 為的是「王位」,雷妮絲為的是「家族」。

—— 但即便如此,在這兩人中間,我好像還是選不太出來誰的作法更好。因為雖然雷妮絲的作法感覺上「更睿智」、「更考量整體大局」,但或許她們的策略只是反映了,那個時代能夠挑戰的邊界。

雷妮絲當時失敗了、也與體制妥協了;但也只有她,可以在 Rhaenyra 還是青少女時,就告訴她沒人敢告訴她的現實真相:「當你弟弟長大後,你爸爸過世時,這個國家的男人會期望你弟弟繼位;他們寧願放火燒了鐵王座,也不願意看到女性坐上這個位置」。Rhaenyra 的爸爸給了她愛與支持,雷妮絲則讓她對現實有了清楚的認知。

第一代女性主義者雷妮絲「妥協」了,但也因此養育了第二代女性主義者 Rhaenyra 。

換句話說,睿智的第一代「大局組」雷妮絲,和自我的第二代「衝組」Rhaenyra,或許彼此需要,也反應著時代的進程。

雷妮絲或許不夠衝,但在衝組出現之前,也許正需要很多的大局組作為衝組的沃土;Rhaenyra 也許太衝,但如此強烈的行動,或許才能突顯當時女性面臨的種種歧視和限制,並真正開創新局。

「顛覆」與「妥協」或許有著共同的目標和心願,在不同的時代和位置上,渴望著一致的價值。


最後,Viserys 雖然是個善良正直的國王,但雷妮絲顯然才真正具有治理國家的智慧和策略。如果當初是雷妮絲繼位⋯⋯

一切的腥風血雨,起源於一個人們克服不了的偏見。

延伸閱讀

About The Author

soidid

Leave a Reply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中的「提問 & 回覆」。2) 送出後,如果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3) 不希望留言被刊登在頁面的你,歡迎利用「聯絡我」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