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自己是誰」是一種感覺 ——《你的身體就是你的大腦》心得

雖然常常寫「去感覺」這幾個字,講得好像我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但其實,我也常常想:到底什麼是「去感覺」?

最近讀到一本書《你的身體就是你的大腦》[1],讓我對這幾個字有了新的體悟。

[1] Your Body is Your Brain: Leverage Your Somatic Intelligence to Find Purpose, Build Resilience, Deepen Relationships and Lead More Powerfully by Amanda Blake
(Advertisement)

「我知道自己是誰」

你可能聽過一個說法: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以這個說法,這本書就是在說:

所有的感覺,都對應著一個身體的模式。

而這說的不只是「興奮、低落、幸福」,這種我們會聯想到「腎上腺素、血清素、多巴胺」的「感覺」,還包括我覺得更抽象的 —— 我知道自己是誰 —— 這種感覺。

在書中,作者 Amanda Blake 引用 Dr. Alan Fogel 的研究,指出自我認知(Self-Awareness)有兩種,一種是概念性的(Conceptual)、一種是身體體現的(Embodied):

概念性的自我意識
Conceptual Self-Awareness
體現的自我意識
Embodied Self-Awareness
自我思考著自己
the self thinking about itself
自我體驗著自己
the self experiencing itself
基礎
Basis
以語言和符號為基礎、理性的、邏輯的、解釋性的、抽象的、超越現在
based in language and symbols, rational, logical, explanatory, abstract, transcends the present
基於感知、感覺、行動的、自發的、創造性的、開放的、具體的、活在當下
based in sensing, feeling, acting, spontaneous, creative, open, concrete, lived in the present
被體驗為Experienced As…事實、細節、信息、想法、見解、敘述、觀點、故事、解釋、過去和未來的意識
facts, details, information, ideas, insights, narrative, perspective, story, interpretation, past and future awareness
溫度、壓力、運動、疼痛、呼吸、能量等級、情緒、情感、當下的意識
temperature, pressure, movement, pain, breath, energy level, mood, emotion, present-moment awareness
神經系統Nervous System面部肌肉和腦神經、
大腦的言語和語言中心
facial muscles & cranial nerves,
speech & language centers of the brain
整個體感神經系統、感覺運動皮層、島葉、腹內側前額葉皮層
entire somatosensory nervous system, sensory-motor-cortex, insula,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adapted from Dr. Alan Fogel,引自《Your Body is Your Brain》 (p. 56) Kindle Edition.

所以,原來⋯⋯「我是誰」不只是概念性的理解,也是一種需要練習去體現的身體感知。

在這本書之前,我從來沒想過「我知道自己是誰」可以想成是身體的一種模式與狀態(Embodied Self-Awareness);沒想過可以這樣理解。於是「我知道自己是誰」的「知道」,不只是邏輯上的理解、資訊的取得,也是一種「我有沒有辦法,讓我的身體感覺處於某個狀態」的能力。

外感覺 vs 內感覺

作者提到,我們一般認知的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屬於「外感覺」(Exteroception),但人體除了「外感覺」還有「內感覺」:心臟、肺、腸道、皮膚、筋膜的各種活動和狀態,都可能帶給我們不同的內部感受(Interoception)。

例如:

  • 不同的呼吸模式與不同的情緒狀態相關:當我們深呼吸時,我們很難繼續焦慮。
  • 腸道中的腸神經系統在很大程度上獨立於大腦運作。這個微型大腦擁有大約 1 億個神經元 —— 比脊髓或周圍神經系統都多。它是神經系統中,唯一已知可以覆蓋來自大腦訊息的器官。
  • 自出生以來,我們就自然地知道善意觸摸和攻擊性觸摸之間的區別;因此親切的觸摸有安撫效果。

這些內感覺和呼吸一樣,被設定為可以自動導航,不需有意識的介入就能自動運作;但這樣的「自動導航」可能受到過往經驗的影響,而陷入負面循環。此時,我們可以透過有意識地去感受身體內部的感覺,來覺知自己的狀態,並設法打破這個負面循環。

也就是說:我們的「慣性」不只在大腦裡,也刻畫在我們的整個身體模式裡。要打破慣性,光靠抽象的「思考」可能不夠,還要具體的「去感覺」 —— 去感覺身體的內部狀態。

「如果我知道,我為什麼感覺不到?」

除了「高興、憤怒、難過、悲傷」這些感覺比較「具體」的情緒感受,作者也把「內感覺」推廣到了更抽象的層次,像是:在乎、關心、愛。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段落。

作者提出了一個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並不簡單的問題(或至少對我來說很不簡單)。我「知道」我關心我愛的人,但我並不是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那份「關心」—— 在趕 deadline、趕時間、壓力很大的時候,我感覺不到;在陷入焦慮不安時,我感覺不到。

Blake 的問題,真的問到我的核心處了。

——「你說對了!真的是這樣!我知道我關心,可是我不總是能真的感覺到這個關心的感覺。我好像會⋯⋯把感覺⋯⋯弄丟了?」我不是冷漠,只是情感能力好像真的不是我天生的強項。

那麼:

「我要做什麼,才能真的感覺到我的關心呢?」—— 好問題,我不知道!

這個問題也很像是在問:

「我是因為在乎這個人,才會陷入焦慮依戀;但在陷入焦慮的時候,我感覺不到我對這個人的關愛。這時候,我要做什麼,才能重新召喚那個感覺?」

Photo by Toa Heftiba on Unsplash

又或是:

「當面對自己的小孩時,我們常常都能感受到一股深刻的愛與連結感;我們有可能愛任何一個人,像我們愛自己的小孩那樣嗎?」

它把抽象的「愛」的問題,變成很具體的「感覺」問題。

現在,問題不再是「我們真的愛這個人嗎?」而是「我們可以多常召喚出,我們愛一個人的感覺?」。問題不再是「真與假」、「多與少」,而是我們主動切換、主動召喚的能力。

彷彿每一個認知的理解 —— 愛、關心 ——,都是一個沈睡中的「靜態模式」,而我們的存在是生命力、是電;當我們把這些「模式」放到身體之中,讓那股感覺流經自己時,它才展現。

所以「去感覺」是 —— 從概念(Conceptual)到體現(Embodied)、從認知到經驗:選擇你想體現的靜態模式,然後,把它帶入存在之中。

延伸閱讀

  • 「真的」,是我們「帶入存在的」:
    概念式的(conceptual)自我認知,需要變成體現式的(embodied),才能變成「真的」;「信念」需要「經驗」和「感受」來建構,才能變成「真的」→〈想法要怎麼改變呢?〉。

About The Author

soidid

Leave a Reply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中的「提問 & 回覆」。2) 送出後,如果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3) 不希望留言被刊登在頁面的你,歡迎利用「聯絡我」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