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力是內在的眼睛、手、腳 ——「用文字思考」和「用意象思考」

在〈On Reading:讀著作者沒有寫的意象〉寫到「我好像蠻習慣用意象思考的」。不過仔細回想,這個「用意象思考」的習慣,好像是 30 歲以後才開始養成的。在這之前,我好像是一個更用邏輯、抽象概念思考的人。

——「咦?到底什麼是『用意象思考』啊?」

這篇來寫:「用文字思考」和「用意象思考」對我來說分別是什麼?

(Advertisement)

文字與意象

對我來說:

「用文字思考」,指的是用文字、邏輯、抽象概念來思考。在此,用的是單純的文字和抽象概念,而不包含該字詞在人心中可能喚起的意象和感受。簡單來說,就是詞語的「字典解釋」。

比如「情緒」的意思是「心理學上指由外在的刺激或內在的身體狀況,所引起的個體自覺之心理失衡狀態。包括喜、怒、哀、懼、愛、惡、欲等。」(萌典

「用意象思考」,指的則是心裡出現的某個意象、圖像。可能由某個字詞喚起,卻不必然要透過文字才能召喚。有時候,我們會透過文字去聯想出圖像,例如〈情緒的樣子 1234〉裡的嘗試;但也有時候,圖像會直接出現在心裡。

情緒 —— 用意象思考:人在城牆後,丟出炙熱的火球

換句話說,我們有兩種建構、描述、理解世界的方式:

  • 使用文字,是利用邏輯的、抽象的概念和定義
  • 使用意象,是利用具體的圖像

當我說「這個人現在有很多情緒」時,我內心對應的架構可能是:

  • 文字 ——「啊,這個人現在有很多外在刺激引起的內在的身體狀況!」
  • 意象 ——「哇,這個人現在瘋狂往我丟出炙熱的火球耶!」

什麼是思考?

—— 回到「思考」。現在的我,會這樣想像「思考」:

探索與描述內在的大自然。

內在的大自然是:人的內在狀態、架構;在我之內,對我來說是真實的東西。

人類天生具有能力探索與描述「外在的大自然」:太陽、雲朵、高山、海洋;同樣的,我們也天生具有能力探索與描述「內在的大自然」:一般可能會想到「心情、感受」,但其實遠遠不只如此,還有信念、框架、思考、直覺、靈感、感覺、氛圍⋯⋯等等。

內在的大自然和外在的大自然一樣,有很多「單獨的物件」,卻也同時是一個整體的環境。處在不同的內在狀態,就像是處在山林裡、海岸邊、星空下,那樣 360° 的不同。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存在著兩個大自然:一個在外、一個在內。

當我們面對「外在的大自然」時,可以用抽象文字「萃取」,也可以用具體意象「萃取」;面對「內在的大自然」時,也是如此。像這樣:

我看著外在世界,眼前有一座大山。

  • 我可以用抽象文字萃取這個真實:一座高山
  • 也可以用具體意象萃取這個真實: ⛰

我看著內在世界,心中有一股感受。

  • 我可以用抽象文字萃取這個真實:我感覺很憤怒
  • 也可以用具體意象萃取這個真實:🔥🦖

外在的「看」,我們稱呼為「看」;內在的「看」,我體驗為一種「感覺」。

用意象思考時,我並沒有像用眼睛看見物理世界的一座山那樣「看見」,但我感覺像隻噴火龍,嘴巴裡有很多火焰想要噴火 。

內在的「看到」,更像是一種感知,而非一種創造。

有一種想像力是「感知力」

描述外在大自然時,無論用語言或是圖畫,大自然裡的這座山,是獨立於「一座高山」的文字和「⛰」的圖畫存在的。文字和圖畫,是對同一座山的兩種表達;這兩種表達,並沒有誰比誰更本質,也沒有誰一定要先出現。

類似的,內在世界也是如此:內在大自然的實相,是獨立於文字存在的。因此,不一定要先有文字/抽象概念,才能用意象思考;人可以直接用意象思考。

想像力是:以意象的方式,感知著內在的真實。

只是,在物理世界,我們可以把兩個人放到同一座高山前;但在內在世界,我們無法直接把兩個人放到同一個「內在地點」。當人用意象去感知內在世界時,因為我們的內在位置不同、感知方法不同,因此觸及的部分不同。這些不同,讓人把其他人感知到的看作「創造」、「想像」,多過「感知」。

但以意象的方式表達,其實和以文字的方式表達一樣,都是在表達人(在內在世界中)感知到的事物。

也許你會說:不,圖畫可以有藝術風格,這其中有創造的成份在。

—— 沒錯。但同樣的,看似客觀的文字/抽象概念,其實就和意象和圖畫一樣,帶有創造的成分。寫作的文字有風格差異,作者也可以在不違背事實的情況下,寫出各種版本、氛圍的故事。這些,都是主觀的選擇 —— 創造。

每一種表達形式,都同時帶有「感知」與「創造」的成分:文字/抽象概念不是單純客觀的感知,圖像也不是單純主觀的創造。

想像力是:內在世界的眼睛、手、腳

舉例來說,當我寫「像是感覺到背上的翅膀」。

「感覺到背上的翅膀」雖然像是在比喻「感覺到自己的力量」,但我並不是先感覺到「力量」,才去「發想」出:「啊!就像是有翅膀那樣!」—— 我的感覺直接就是「感覺到背上有翅膀」。那並不是刻意用大腦去發想出來的東西,而是一種真實的內在感覺(身體感覺)。它是「人的狀態」的改變,也是「我在我心中的形象」的改變。

當然,這種「背上有翅膀」的感覺,和「我實際上有一對物理性的翅膀」的感覺並不相同。

這有點像是瑜珈課時,老師說:

「想像你就是一棵樹,你的雙腿就是樹根,你的雙腿像樹根一樣,向下扎根。」

我們跟隨老師的引導去想像,然後,身體跟著轉變到了另一個狀態:扎根的樹狀態 —— 意象改變了身體狀態,身體狀態對齊了我們選擇的意象。

假如今天並不是透過想像,而是直接察覺到身體處於「扎根的樹狀態」,我們也會說:

「我感覺到自己的根,向下扎的很穩。」

這時候,我們並不是先感覺到某種抽象的「自信、穩定、平靜」,才去想像這樣的「自信、穩定、平靜」有如一棵樹;而是直接在那個感覺裡 —— 在那個「身體是扎根的樹」的狀態裡。

而這「內在的狀態」不只是「我的內在」,而是包括整個內在的大自然 —— 心靈世界、靈感和概念的所在。內在的世界是連結在一起的,如同外在的世界。

以此來說,想像力是「用內在的眼睛去看的能力」、「調整內在狀態與能量的雕塑力」、「在內在世界探索的一種方式」。

想像力是我們對內的眼睛、對內的手,和在內在世界裡的腳。

但因為我們對內在感知力的描述詞彙很有限,所以許多經驗都好像以含糊的「感覺到」帶過。與此同時,「感覺」到這個詞,卻也非常貼切;如賽斯在《早期課 1》裡的描述,所有的內在感官都有一個特色:

切身之感。

抽象概念 vs 具體比喻:沒有誰比誰更本質

以前的我,把由文字構成的「抽象概念」看作一種本質的存在,而帶有意象色彩的「具體比喻」,則是讓我們更理解這些抽象概念的次要存在。我認為思考必須以概念為本、為基礎,因為概念才是真正實存的;而比喻是:暫時的、假的、輔助的、連帶生出來的。

但現在我的看法不同了。

現在我覺得「抽象概念」和「具體比喻」是探索與描述內在真實的兩種不同方式,而沒有一個比另一個更為本質、或更為真實。

「抽象概念」和「具體比喻」是兩種工具和介面,迫近著同一個真實 —— 人們的內在世界。

例如:

我感覺像隻噴火龍,嘴巴裡有很多火焰想要噴火。

這句話,以一般的國文課修辭解讀可能是:作者用噴火龍來比喻自身的憤怒。

這樣的分析看似客觀,其實也帶有主觀的信念。那個主觀是:「憤怒」是本質、是先出現的,而「噴火龍」是附加上去的比喻。

但我不這麼想。我認為:

—— 因為「憤怒」並不能完全包括「噴火龍」:如果我感覺嘴巴裡有很多火焰想要噴火,代表我有很多壓抑的感覺、沸騰不已,內在有一股衝力、壓力;我覺得自己是一隻恐龍,代表我某種程度上感覺自己是有力量的,我可能想要透過這股力量反擊。

「噴火龍」描述了內在體驗到的真實,是一個屬於當下、獨特的情緒感受,這個感受有很多面向是「憤怒」這個抽象概念,沒有也無法指明的。可以被歸類為「憤怒」的內在狀態有很多種,而每個內在狀態都是獨特的。

這就像:我是一個 30+ 的女性,但「30+女性」這個抽象概念,並不能完全描述我 —— 我有很多其他面向,是「30+女性」這個概念沒有也無法指明的。可以被歸類為「30+女性」的人類有很多樣貌,而每個人是獨特的。

認為「抽象的屬性」可以代表所有「具體感受」的總和,是邏輯大腦主觀下的簡化法則。

認識一個人時,知道她是「30+女性」只是認識她的第一步而已;認識自己的情緒感受,也是如此。能夠說出這是「憤怒」,也只是第一步而已。

因此:當我們使用具體意象「噴火龍」來描述、來感覺時,是以另外一種方式探索、描述、迫近自己的內在真實,而這種方式並不次於抽象概念「憤怒」。

這種方式,可以探索到「憤怒」這個抽象概念,所探索不到的資訊和內在真實。

表達的兩個層次

關於文字和圖像這兩種媒介的特性、差異,我推薦《漫畫原來要這樣看》這套書籍,它真的很精彩;我想即使是平常不太看漫畫的人也會喜歡。說到這套書,我也忍不住想:

咦?寫了這麼多,我所謂的「用意象思考」到底和「漫畫」有什麼不同呢?
(糟糕,不會是寫了整篇廢話吧!)

我覺得從內到外的「表達」有兩個層次:

  • 第一個層次是:內心的直接衝擊。這是內心那個模糊狀態第一次被萃取出來的樣貌,是我們在內心世界直接感知到的東西。這個東西可能以文字或圖像的方式呈現。
  • 第二個層次是:把第一次萃取出來的樣貌,再以文字或圖像的方式輸出,讓其他人也能觀看。

這篇想描述的「用意象思考」是第一個層次,是那個我們的意識或心智「直接碰觸」、「直接操作」的過程,是我們心中「直接浮現」的文字或圖像、直接體驗到的感覺、觀念(領悟)。

而「漫畫」,則是經歷了第一個、和第二個層次之後的作品。

在第一個層次,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做到的;在第二個層次,我們則會有意識地使用、選擇自己擅長的呈現方式。

不是「用文字呈現」的作品就是「用文字思考」;也不是「用意象呈現」的作品就是「用意象思考」。例如:許多奇幻小說家大概都是意象思考,在心中看見了故事的場景,然後以文字呈現 —— 用意象思考、用文字呈現。

第一個層次,是我們直接感知到的;第二個層次,是經過整理後的輸出。

而這兩個層次的運作互相影響:人如何整理輸出感知到的東西,影響著下一個瞬間感知到的東西。

如何用意象思考?像學一門新的語言

我有意識用意象思考的習慣,源自 2018 年一個闖入腦袋的念頭 ——〈如果「真理」是四維的〉。

最初,我的確是以「文字思考」為跳板,開始練習用意象思考:我用文字列出想思考的主題、想探索的概念,然後試著用意象去釐清。後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好像就無意識地切換和運用著這兩者。

開始的時候,「想像力」好像的確是體現成一種「好,我們現在來腦力激盪!」、需要有意識調度的能力;但後來,我不見得會有意識的覺得我「在想像」,而只覺得自己在思考、在感覺。

思考與感受有主動的塑造、捕捉,也有被動地接收。

文字和意象,是人和內在世界接軌的兩種方法:可以用來輸出、也可以用來輸入。用在輸出,就是表達描述心中那股隱約模糊的感覺;用在輸入,就是接收靈感。文字和意象,是心智的兩種不同模具、信號接收機、窗口;也像是兩種不同語言。

用意象思考,像是學習一門新的語言:

  • 一開始,我只會用中文思考,因此需要用「中文轉英文」的翻譯對照去發展這個能力;但當我漸漸熟悉使用後,就開始可以直接用英文思考。我心中的那股想表達的渴望,會自己塑型成英文的句子出現。

「用文字/抽象概念思考」和「用意象思考」也是如此:

  • 一開始,我只會用文字思考,因此需要用「文字轉圖像」的「想像力」去發展這個能力;但當我漸漸熟悉用意象思考後,我就只是在思考,然後內在那股模糊的狀態,會自己以意象的方式現身。

思考和語言表達一樣,有一種既主動又被動的特質。這些文字和意象,像是:往內在世界看的我,試圖把內心此時此刻的風景、氛圍捕捉下來,把一切化為文字或意象。

卻也像是:我只是走過去,就一一自己現身。

Photo by TOMOKO UJI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用想像,去思考我們內在歷程

About The Author

soidid

Leave a Reply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中的「提問 & 回覆」。2) 送出後,如果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3) 不希望留言被刊登在頁面的你,歡迎利用「聯絡我」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