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有限」到「愛無限」,那個「無限的愛」從哪裡來?

開放式關係經典《道德浪女》,把浪女實踐的第一步驟設定為「富足」—— 從「愛有限」的思維,轉換到「愛無限」,並舉了父母對小孩的愛當作例子:

從「愛有限」到「愛無限」的思維轉換,其實不見得只在開放式關係中需要。在我看來,幾乎所有成熟的、長期穩定關係中都需要:多邊戀是因為「人變多」需要,遠距離是因為「見面時間變少」需要,新手父母則是因為「巨大的生活方式改變」需要。

在不同情境下,它可能未必都叫作「愛無限」,而可能叫作「情感獨立」、「愛自己」、「自己本身就是完整、豐盛的」。我自己的經驗,便是從「常常需要情人安撫陪伴」的焦慮依戀,到「聚少離多依然能感受到彼此聯繫」的遠距離;我稱它為「情感獨立」,但其中也包含「愛無限」的概念。

但不管它叫做什麼,你有沒有想過:

從「愛有限」到「愛無限」,那個「無限的愛」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Advertisement)

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想像。

1

第一個映入腦海的想法是:

「世界很大,一定會有適合我的人」

—— 世界很大,即使這個人不喜歡我,也總會有人和我互相喜歡吧!

這個想法中的「愛無限」,建立在「廣大人群中的無限可能性」。它聽起來蠻有說服力的(因為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人),但對我來說,卻不是一個適合單獨使用的想法。

原因很簡單,如果人「單單」仰賴「我的完美伴侶存在於世界的某個角落」,那人對「愛與被愛」的感受就完全是外求的;我一定要遇到那樣的一個人,才能感覺到愛。

愛雖然無限,卻非常仰賴外界、他人。

並非不能從和他人的互動中感受愛,只是,我會覺得:一定有一個,「我自己一個人就可以開始做」的方法去感受愛吧!

2

我自己對「愛無限」的經驗來自:

「人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感受更多的愛」

—— 透過感受力的增加、敏銳,人可以在「比預想還要少的時間裡」感受「比預想還要豐沛的愛」。

因為遠距離的關係,我和 H 的生命交集,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分隔兩地的。「沒有夠多的相處時間」是我當初的焦慮;也曾經是我放棄的理由。

但隨著時間過去,和自己的心態改變,我發現:只要人對了、意識狀態對了,短短的時間,也可以感受到深刻的連結。

每兩、三天,講個 15 分鐘 Skype,我的電居然就充飽了。居然這樣就夠了。

是從和他的互動中,我體驗到什麼叫做:所有你想要用形式做到的,都可以用你的意識品質做到

有人可能會說:但,這不正是因為你們彼此是那個「萬中選一」的人,你們「足夠幸運遇到彼此」才能夠這樣嗎?這不就回到第一點說的,要遇到一個「真正適合你的人」?

我覺得:是,也不是。

我覺得人一定會遇到一個或多個「真正適合你的人」,但所有「真正適合你的人」都是某種程度的「半成品」,因為我們自身也是半成品;或者說:具有無限的成長潛能。

每段關係都會有不同的問題,而每個問題都指向一個「自我成長」和「兩個人建立深刻連結」的方向。如果問題不存在,成長、和深刻的連結也不會存在。

關係的選擇不只是選擇那個「對的人」,也是在選擇「我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當初,我跟 H 的問題是「他可以給我深刻的感覺、自由的愛,卻不能給我穩定的陪伴,也無法承諾我一個穩定的未來,這讓焦慮依戀的我不安」。現在回頭看,如果沒有這個問題,我們之間也不會有現在的連結感。連結感是圍繞著這個「問題」而生的。連結感是來自:即使知道有這個「問題」,我們還是找到了一個方法認識彼此、陪伴彼此、理解彼此。

你說,是挑一個問題去解決嗎?—— 是,也不是。

挑一個問題去解決,但在過程中,兩個人會長成不一樣的人,問題也不再是問題了。

挑一個問題,作為靈魂成長的方向。

我曾經想過,我的靈魂到底為什麼要選擇這樣分隔兩地的劇本呢?然後讀到 Asha 在《愛是唯一的吸引力法則:聽高靈談情.說愛》中寫到:

靈魂通常有三個方向去顯化愛的能力:

第一:無法跟愛的人共同生活或在一起,只能將對方放在心上,或者對方已沒有活在人世間。

靈魂透過這經驗鼓勵此人,能擴大個人狹義的愛情欲望,藉由思念或分離之苦痛,認識內在空缺的部分;最重要的是,活出心意相通的真自信,堅定並確切地知道,在某個空間或狀態中,雙方的靈魂是互相流動並彼此支持的。

讀到的時候我心想:完了,難怪我會經歷這樣的過程。心底深處,我好像真的覺得「分開了還愛,才是真愛」。我覺得:「在一起的愛」可能是某種慣性使然,只有分開了還能保持心與心的連結,才是真正的愛。

我似乎想要驗證、體驗、經歷,愛是如何「不受時空限制」。

3

第三個「無限的愛」,我覺得來自:

「任何事物的最底層都是愛」

—— 世界是由愛做成的。

我有一個不理性的信念:我相信,所有人事物、所有發生,走到最後⋯⋯最底下⋯⋯最深層⋯⋯,最終的最終,一定會看見「愛」的存在。

這樣的「愛」,不一定是熱戀時浪漫的那種粉紅泡泡式的「愛」,可能是一種理解、一種看見、一種明白。那也是愛。

雖然,很多時候,我不見得能(一次)把所有經驗都這樣走到最後 —— 因為不舒服、因為痛苦、因為不自在 —— 但我還是相信,當我有力氣、願意且想去做的時候,我會在底下發現愛。

這個信念,要如何實際應用在關係互動中呢?當感覺到「非愛」時,我會試著從以下三個方向想想看:

  • 1. 他此刻沒有能力表達愛(可能他太累了、太餓了、太忙了、正在焦慮其他事⋯⋯)
  • 2. 他不是以我所預想的方式表達愛
  • 3. 宇宙不是以我所預想的方式表達愛(跳出「對方和我」的範圍)

綜合來說,大概就是試著建立「銅牆鐵壁的安全感」吧?我是容易有「不理性的不安全感」的人,所以可以練習:不管對方怎麼做,都試著去想「會不會這其實代表,他很愛我?」、「會不會這其實代表,宇宙很愛我?」。


銅牆鐵壁的安全感

說到銅牆鐵壁的安全感,忍不住想到一段往事。H 不像我,會把關係中的體悟用文字描述出來,但他真的以身作則教會我很多事。除了以前寫過的,教會我如何吵架,他也示範過什麼叫做「銅牆鐵壁的安全感」。

在瑞典時,我只是短期待在那裡、並沒有工作;早上去上瑞典語課,中午以後就回家了。H 下班時,我通常都已經到家了。

我可能會坐在桌子前唸書,或是用電腦寫作、創作。

他回家後,會說:「嗨!我到家了~」。但我不一定都會有立刻的反應。有時候是想事情想到一半,想要把手邊的事情結束後再回應;也有的時候是自信心不足導致的某種奇怪「傲嬌」心態:覺得如果每次他回家我就立刻丟下手上的事情跑過去,那這樣我是不是感覺很像小狗啊?我不想要當小狗~(哈哈!當年的我⋯⋯)

H 看我這樣「冷淡」的反應,心裡也有疑惑。

有一天他到家後,就走過來 —— 走到我所在的書桌 —— 問我:

為什麼我回家的時候,妳好像都沒什麼反應啊?妳見到我不開心嗎?

我說:喔,沒有啦,因為有時候我想把手上做到一半的事情做完。而且因為我原生家庭的互動方式,我好像也不是很習慣這種熱情的打招呼方式?—— 這也是真的,並不是隨便搪塞的理由。至於「不想像小狗」的部分,大概自己也知道是 ego 作祟,所以好像斟酌著沒說。有點忘記了。

H 聽了很滿意:「喔~原來是這樣啊~!」。然後就走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從上面的三個方向來分析,我為什麼沒有表達愛呢?

  • 我此刻沒有能力表達愛(莫名的 ego 作祟)
  • 我不是以他所預想的方式表達愛(原生家庭習慣、內斂的愛)

我們的對話來回,頂多不過五分鐘吧;卻在我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因為:H 在提出那個「為什麼妳沒什麼反應」的問題時,整個人的狀態沒有一點不安、指責、或者抱怨。他好溫和、他真的好溫和 —— 他只是好奇。

我好驚訝。在這之前,我不記得有誰以這種方式,這樣問過我一個可能會牽扯到「你是不是不愛我」的問題。

古早的戀愛模型,好像都會給人一種「患得患失才是愛」的感覺;我以前大概也因此覺得自己的「患得患失」有其道理 ——「患得患失」就是我喜歡你的證明,所以你應該要接受、甚至是忍受。但 H 這樣跟我互動,短短的幾分鐘,就讓我體會到:不是啊,患得患失不是愛;建立自己銅牆鐵壁的安全感才是。

他有銅牆鐵壁的安全感,無條件相信自己是被愛著的。至於那些奇怪、不太理解的現象 —— 「沒什麼!只要問一下就好啦!」

他不用特別說什麼道理,我也會因此感受到「啊,原來我心裡的這些小劇場都太白癡了,根本就不必要」。在短短幾秒內,他用他「存在的狀態」(愛),把可能的爭執都預先化解了。

Photo by Samuel Girven on Unsplash

卸下了心裡的窒礙以後,我不擔心自己像隻小狗跑過去迎接他了;反而覺得能夠開心地表達自己的開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見到你我很開心」這句話,

對 ego 來說,有很多「你你我我」的小劇場:見到「你」「我」很開心,但如果以後見不到「你」怎麼辦?「你」見到「我」也是同樣的開心嗎?「我」是不是不要表達比較安全?

但對愛來說,其實很簡單喔:

愛會知道,雖然描述裡有一些「你」,但最重要的其實是「我」此刻是誰?——「我」是不是處在一個「只要見到你就覺得開心」的狀態?「我」是不是處在愛之中?當處在愛之中時,我是幸福的。

當「我」能夠安定地處在愛之中時,就能對「你」表達不糾結的感謝了:

謝謝你此時此刻,對我來說是這樣的一個人。

見到你,我很開心喔!

延伸閱讀

  • 人的狀態比人「做了什麼事情」還要重要。我們的狀態會揮發出去,影響身邊的人,透過我們說與沒說的話、做與沒做的事,而不是反過來。→〈作為一個情緒勒索者

About The Author

soidid

Leave a Reply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中的「提問 & 回覆」。2) 送出後,如果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3) 不希望留言被刊登在頁面的你,歡迎利用「聯絡我」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