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2016|2012-2010
2023
- 「問出一個不同的問題」為什麼重要?⋯⋯用想像思考
- 為什麼問題比答案重要?「我不需要答案」的感覺
- 關係日記:情感獨立與情感支持
- 物質是借來的時間
- 關係日記:雖然不能完全理解,但也充滿意義
- 關係日記:海浪的陪伴
- 什麼是去感覺?#2《早期課 1》讀書筆記與心得
- 什麼是去感覺?#1《你的身體就是你的大腦》讀書筆記與心得
- 《龍族前傳》S1 心得:女性在父權下的各種行動策略(及其結果)
- 要怎麼樣才能懂得「惜物」呢?—— 陽台上的曬襪架,和那個總在修雨傘的國中同學
- On Reading:讀著作者沒有寫的意象
- 為什麼要直接感受負面情緒?觀察與創造
- 欲望與創造;喜歡我的「沒那麼喜歡」
- 擁有
- 一個族類的夢:考試夢
- 女人要有自己的欲望
- 感覺日記:Light & Dark
- 「去感覺」是我的聖杯嗎?
- 買衣服:也許材質並不是最重要的事
- 紅酒、雪、散步:寂寞的故事
- 「I’m in pain.」—— 「去感覺」之後,現在的我如何感覺負面感受
- 話語的力量從何而來?想像:文字與思想
- 自由的愛:從「焦慮」到「當下」
- 開放的關係:是成熟自由還是逃避責任?
- the fabulous unknown:我的答案和沒答案
2022
- 「在所有我看進鏡子的經驗裡⋯⋯」:再訪外表焦慮
- 愛的理論:重新思考「愛情三角理論」、我的關係度量衡
- 如何面對無法溝通的人?一個人和解兩個人的爭執
- 讀書筆記:《我需要你的愛,更需要找到自己》中英對照|翻譯想想
- 從「我要的愛」到「我想要給出的愛」
- 人們在最根本之處不同:從「心態特權」出發
-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既有成就又能優雅待人?」
- 2022 瑞典大選,國會右轉
- 作為一個情緒勒索者 2:我為什麼情緒勒索?
- 我的金星在水瓶
- 讀你存在著的痕跡;我的愛是一片空白
- 東西的故事:手帳|日記本
- 「直覺、感覺、心」有什麼不同?如何分辨?
- 我仍然好奇的一種未知
- 社會化後再「去社會化」的意義是什麼?
2021
- 為什麼我們以類似的話,說著相同的道理?
- 我的身體如何適應 168 斷食的?一年飲食觀察學到的事
- 我變成了巧克力暴食怪?!—— 戒糖、168 斷食一年後發生什麼事?
- 是什麼讓我寫出這些文字呢?(下):回頭看得出邏輯,前進靠的卻是感覺
- 是什麼讓我寫出這些文字呢?(上):connecting the dots
- 夏天穿什麼才涼?—— 30 歲後需要的衣服材質知識・圖文簡單版
- 焦慮依戀的我,所不理解的事
- 記:一段緩慢而冗長的低潮時光
- On Writing:思想是我們共有的森林
- On Writing:因為消失就是存在的證明
- 慾望瑞典語
- 靜心冥想如何改變我
- 「現在」要做什麼?為焦慮依戀制定撤退計畫
- 「我們只能相信我們一半相信的」—— 思想即感覺
- 愛是什麼?What is love to you?
- 探索生氣:「我知道你就是⋯⋯啦!」
- 《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概念圖表
- 何不批評到底?幫討厭的人「洗白」,有什麼好處?
- 「原來內向的我,反而適合開視訊上課啊」—— italki 上課心得
- 簡單到難:瑞典語 Podcast・電視・廣播・書籍・Youtube 列表
- 自我批判的時候怎麼辦?—— 與「壞感覺」工作的三個步驟
- 跟隨一個消費欲望:真・無線藍牙耳機買了嗎?
2020
- 是否所有的「進步」不過都是一種「交換」?
- 成為了一個野人:關於衣服和消費的四個閒聊
- 天氣變冷了,買件羊毛衣?— 我的針織衫購買選擇
- 瑞典電視 & 紀錄片列表
- 我決定不吃糖:戒糖、168 斷食嘗試心得
- 恢復感覺的練習 2:與「思想、感覺、行動」互動
- 恢復感覺的練習 1:思想、感覺、行動
- 後焦慮依戀:只有感覺的地方
- 一場名為「事情會解決的」的實境秀
- 每天的發音練習曲:母音
- 每天的發音練習曲:r
- 夏天穿什麼才涼?—— 30 歲後需要的衣服材質知識
- 你好,我叫「尼可拉斯·樺樹山谷」—— 瑞典姓氏怎麼來的?
- 愛情的樣子 ——《Älska mig》第一季心得
- Skapandet av | Älska mig 影片字幕與中譯
- 感覺自己「不重要」的時候
- 「如何對遠距離保持正面看法,同時又能活在當下?」
2019
- är det jobbigt? 坡路上的一次崩潰
- 瑞典有聲書:《幸福離婚》、《混沌理論》、《心內場景》和其他
- 跟隨一個消費欲望:紀念品買了嗎?
- 焦慮依戀:解除聯絡焦慮 step by step
- 動感瑞典語
- 原因不是來時路
- 瑞典麥當勞如何用環境議題行銷自己?2019 瑞典麥當勞廣告翻譯/中瑞對照
- 觀察感覺(三)瑞典語這把刀
- 從網路快時尚慢下來
- 感覺低潮的時候
- 如何利用 Anki 練習發音相似單字
- 觀察感覺(二)解剖
- 《Hemliga beundrare》秘密愛慕者 —— 跟其他的瑞典戀愛節目
- 觀察感覺(一)框架
- 北七的我 & 人的本質
- Vårvindar friska:Volvo 2018 廣告歌曲/歌詞中文翻譯
- 學習的樣子
- 「可能」是主觀還是客觀的呢?
- 「你會覺得別人很笨嗎?」
- Story: 後來才知道
- 有時候要這樣努力,有時候要那樣努力
- 思考的柔焦:模糊信念的句型
- 瑞典語學習:怎麼找適合的有聲書?無法持續怎麼辦?
- 負面感受的陳述方式:誰的問題?
- 最短路徑|The shortest path
- 為什麼在一起的理由,也是分開的理由?
- 無法以母語溝通的好處
- 怎麼樣才算是人?Äkta människor 真實的人類(瑞典版)兩季心得
- 不知道的樣子 | The shape of I-don’t-know
- 瑞典影集列表
- 如何分辨直覺的聲音?
- 狄波諾的概念扇 × 需求並不衝突:矛盾中間有一座隱藏的橋
- 當翻譯出錯的時候
- 「想」的樣子
- 你話語的預言:語言的兩種主觀
- 心機、邏輯、不安全感:觀察「使壞」的自己
- 初學者的瑞典語學習菜單
- 感覺迷失的時候 —— lost and found
- 為什麼一句話會有那麼多不同的意思呢?2
- 改變想法的樣子:焦慮的想法沒有走開
- 照顧自己:深呼吸,和數自己的呼吸
- 可愛的細胞:大腦如何運作?《Mind Change》讀書筆記
- 能力的樣子
- 「可是我不知道我的熱情是什麼耶」
- “ I can’t sleep. ”:語言的樣子
- 想法為什麼這麼難改變呢?
- 湖中女神 H
- 照顧自己:辨識不同的累,讓自己恢復
- 缺點的樣子
- 怎麼轉換對他人的批評呢?
- 改變想法的樣子
- 創作過程中的玻璃心
- 狡辯地圖:拆分字詞的物理事實和眼光
- 作為一個情緒勒索者
- 創作過程的樣子:用感覺工作
2018
- 留意那些重複的
- 如果思想是雲,語言是框框
- 人的樣子:像演員的人,和像杯子的人
- 不合邏輯的時間,是感受
- 人的樣子:矛盾的言語,揉成了一個灰色的人
- 信念沒有對錯,只有方向
- 如何用設計模型吵架
- 「被理解」的感覺和「理解」的感覺
- 為什麼我會忽略自己的感覺呢?—— 去感覺的樣子
- 去感覺自己的感覺
- 探索:主觀
- 給難過時間
- 愛情的樣子
- Story: Forever or not
- 在想像中探索信念
- 想法的樣子
- 批判的好處是什麼?探索:批判
- 好點子的樣子
- 靈感的樣子
- 理解是一次感覺的握手
- 我知道你會怎麼做,我就理解你了嗎?探索:理解
- Story: Her Shining Eyes
- 工作的樣子
- 天賦是一個 take → make → give 的流程
- 來自關係中的一疊感覺 —— 感覺的樣子
- 在矛盾中才能存活:數量、比較、選擇
- 說話的樣子
- 工作成果的樣子
- 失敗的樣子 2
- 感覺色票
- 自私 vs 無私:相反詞的五種樣子
- 爭吵時的魔法咒語 —— 為什麼我不會想到「對方也會受傷」?
- 話語的使用方式
- 沒有聲音的話:「陳致中夜奔招待所」
- 失敗的樣子 1
- 我沒有愛過
- 公主番的三層涵義
- 感覺被困住的時候
- 紀錄片推薦:瑞典的大象
- 情緒的樣子 4
- 情緒的樣子 3
- 情緒的樣子 2
- 情緒的樣子 1
- 《不藥而癒》視覺筆記
- 練習畫畫日記:沒有從小喜歡畫畫
- 問題是:我喜歡跟你吵架
- 瑞典語書單:性與性別
- 在夢中吵架
- 又開放又保守的瑞典人們
- 課本沒教的瑞典語
- 為什麼我聽不到你想表達的?
- 如何練習瑞典語彈舌音 rrrr?
- 試穿想法,就像試穿衣服一樣
- I love you! 或者⋯⋯
- 「不知道為什麼」,是我的天賦
- 我和月亮走在路上:月經書寫
- läget är 7.2:情緒的比熱
- 「我太晚開始了,永遠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
- 「我浪費了時間,一切都沒有進展。」
- 從「寂寞」出發
- 日常對話
- 「如果能看見就好了啊,那我就知道要選擇哪條路了。」
- 「如果選錯了怎麼辦?」
- 一句話瑞典語:好啊,Det går bra!
- 「渴望」是危險的?
- Kent – Andromeda 歌詞中文翻譯
- 「在/再想像」怎麼開始的?最初的三個顛覆
- 最會崩潰的瑞典人
- Almedalsveckan 番外篇:怕狗的人
- 是不負責任還是不知道方法?探索:責任與行動
- 瑞典政治週,什麼感覺?(下)Almedalsveckan
- 瑞典政治週,什麼感覺?(上)Järvaveckan
- 腦袋裡的審判官,和湖底的心靈小語
- 別人對我生氣,而我並不憤怒的時刻
- 事件的形狀:過去不是靜止的存在,而意念像風
- 英文如何想像「事件」的形狀? —— 史蒂芬‧平克《思想本質》讀書筆記
- 有條理對隨興說:你呀!乾燥就是任性
- 練習畫畫日記:創作過程中的意圖流動
- 我該怎麼想?在反射性思考之外,尋找其他可能
- 書裡面有很多感覺/解事者
- 你的結婚不是我的結婚;瑞典的愛的理論
- 創作者的黑洞旅程
- 怎麼買瑞典語的書?
- 瑞典語教材列表
- 衝突人物誌:生小孩是女人最大的幸福?
- 夢中的感覺
- 在翻譯中遺失的莎蘭德 — 英文版《龍紋身的女孩》和瑞典原版哪裡不同?
- 有一天我覺得很寂寞。
- 概念圖解:讀《每一次困境,都是療癒的開始》
- 撿到的瑞典語:你當我白癡嗎?
- 為什麼一句話會有那麼多不同的意思呢?
- 靜心是頭腦的伸展操
- 「我難過,我走開」是逃避還是冷靜?
- 給焦慮依戀好朋友(跟過去的自己)
- 「我後悔自己當初不該⋯⋯」
- 「我很享受這個當下,但同時又感到極度罪惡」
- 讀書筆記:「憤怒、罪惡感、羞恥」的兩種解釋腳本
- 想法要怎麼改變呢?
- 撿到的瑞典語:你還有什麼沒說的嗎?
- 牛頓是我的左腦,量子是我的右腦: 讀《為什麼量子物理學家不會失敗?》
- 「connecting the dots」是什麼意思?
- 天賦是通道的形狀
- 瑞典育兒書:給新手爸媽,也給自己心中的小孩(下)
- 瑞典育兒書:給新手爸媽,也給自己心中的小孩(上)
- 如果「真理」是四維的
- 遠距離:焦慮依戀
- 戀人的腦補 Love is difficult
- 詞彙、思考與幻想:嗨
- 「學習」與「結婚」:瑞典語的反身動詞
- 瑞典語內建的思維模式,可以讓溝通更順利?
- 瑞典人的感受世界:從 Hur mår du 談起
- 我的瑞典語發音人生 3:辨識、模仿與糾正
- Bo. Nu. Då. 展覽:瑞典住宅政策
2017
- 居住 × 政治,瑞典建築設計博物館 Bo. Nu. Då. 展覽(下)
- 居住 × 政治,瑞典建築設計博物館 Bo. Nu. Då. 展覽(上)
- 瑞典社區的:報紙、跳舞、市集、政治週
- Tensta:瑞典的貧民窟?
- 關於電視的 1234
- 大人不是什麼都會
- Lättläst,瑞典的「國語日報」?
- 我的瑞典語發音人生 2:打底
- 我的瑞典語發音人生 1:概念
- 不在瑞典,學瑞典語
2016
2012-2010
從 pixnet 痞客邦搬過來的文章們。
- 斯德哥爾摩觀察日記: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社會福利政策
- 正妹標籤與外表焦慮:理論與實踐
- 美貌神話:讀書筆記(二)
- 美貌神話:讀書筆記(一)
-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 / Allan G. Johnson
- 挪威國際學生節(ISFiT)申請答答問
- hello! 你也在找自己嗎
- 交換學生心得:瑞典最特別、最值得介紹的是⋯⋯?
- 交換學生心得:為什麼不要去交換學生?
- 解剖一下自己:我是氣味人
- 我想變成紙片人?(下)
- 我想變成紙片人?(上)
- being left is more difficult than leaving
- 在思緒停止以後。
- 挪威國際學生節(ISFiT)簡介
- 交換學生心得:最值得的冒險
- self-explained:在瑞典的 HCI 課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