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174

焦慮依戀的我,不明白的事:所謂「真正的我」

我記得焦慮依戀的我,有一個很深的執著,就是:我覺得「因為焦慮而生氣,要求對方改變行為模式,這樣我才會更有安全感」的那個「我」,是「真正的我」。

我讀到了瑪麗蓮夢露的話:

我自私、沒有耐心且有點缺乏安全感。我會犯錯,會失控,偶爾也會變得難以應付。可是,如果你不能接受我最糟糕的一面,那你也絕不配擁有我最美好的一面。

I’m selfish, impatient and a little insecure. I make mistakes, I am out of control and at times hard to handle. But if you can’t handle me at my worst, then you sure as hell don’t deserve me at my best.

—— 然後覺得事情正如她所說。

Continue reading “焦慮依戀的我,不明白的事:所謂「真正的我」”
174174

焦慮依戀的我,不明白的事:人不喜歡被責怪的原因

焦慮依戀的我認為:「沒有人喜歡被責怪」,是因為「大家都想當好人」、「不想當那個有錯的人」;再加上那時候覺得「戀愛不就是要相處嗎?」而把自己限制對方的行為合理化,並怪罪對方「不在乎我們的關係」、「讓我受傷害」。

那時候我覺得,如果重複強調「你讓我受傷了」、「你需要改變」,對方就會理解我的感受,並願意做出改變。

但,事情好像不是這樣。

Continue reading “焦慮依戀的我,不明白的事:人不喜歡被責怪的原因”
(Advertisement)
7575

後焦慮依戀:只有感覺的地方

在自己的感覺上工作,至少有三、四年的時間。現在,我已經不太會對關係焦慮了 —— 我不太會擔心:

  • 他是不是真心的?
  • 他沒接電話,是不是不在乎我了?
  • 我們能一直在一起嗎?

但這並不是說,我很確定我們會一直在一起。焦慮依戀最初的那句話「也許明天我們就會分手」,我現在好像還是同意。我同意這個可能性。

Continue reading “後焦慮依戀:只有感覺的地方”

如何對遠距離保持正面看法,同時又活在當下?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不知道該怎麼在「遠距離的感情」和「當下生活」之間平衡:

  • 要嘛,我會對遠距離抱持正面看法,覺得當下的生活沒有太大意義、像是一種「等待」。一切都要等到遠距離結束之後,才會真正「開始」
  • 要嘛,我會認同當下的生活,覺得「現在的生活很好啊!」,然後慢慢覺得這段關係是不必要、不值得的

不知道為什麼,我只能認同一方。然後事情非常的二元對立:如果遠距離有意義、現在的生活就沒意義;如果現在的生活有意義、遠距離就沒意義。

我不知道怎麼做,就放著慢慢練習。

Continue reading “如何對遠距離保持正面看法,同時又活在當下?”

焦慮依戀:解除聯絡焦慮 step by step

我和電話的恩怨情仇有好長的歷史了;最早的時候,我是幾乎晚上都要通電話,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合的時候會奪命連環 call 的那種人。

命運很照顧我,因此我遇上了 H。

圖片來源:GIPHY

H 是科技原始人,一出門就跟掉了一樣:不會注意手機、不在意有沒有訊號、常常不記得要充電而沒電或電量低落。

Continue reading “焦慮依戀:解除聯絡焦慮 step by step”
(Advertisement)
180180

改變想法的樣子:焦慮的想法沒有走開

一天運動時,一個念頭跑到我的腦海裡:

「『運動』真是開始之前很抗拒,但開始之後從來沒後悔過的想法。」

有時候我會全身充滿「好想動一動啊」的感覺,開心的跑去運動;有時候則是「啊,不行,我該動一動了」同時感受到內心的抗拒。這天的情況就是後者。

但只要突破這個心魔,開始動起來之後,就會覺得「真是做了個好決定」。

「⋯⋯ Hmm,真有趣,那相反是什麼呢?⋯⋯ 『每次都很想完全跟著走,但跟著走之後很容易後悔』的想法是什麼?」
Continue reading “改變想法的樣子:焦慮的想法沒有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