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176

關係和自由不是對立的兩者;正是關係帶來了自由

H 還沒來台灣前,我跟 C 説:我覺得我和 H 不太適合一起住在台灣,因為:

  1. 瑞典人的衛生習慣可能不適合台灣濕熱的氣候
  2. 瑞典人的外貌在台灣太引人注目了,我不喜歡引人注目

結果 H 才來台灣兩天,我就把這兩條「不行的規則」丟到天邊了。又發生了好多我覺得言語很難表達的事情。

Continue reading “關係和自由不是對立的兩者;正是關係帶來了自由”
176176

「嫉妒」是勉強事物成為其所不是的樣子;關係的「自然狀態」

最近,在 H 的知情同意下,摸到了多邊戀的邊邊。但才到邊邊而已,才剛剛開始認識對方,我內心的黑暗面又開始上下齊發,簡直像回到十五年前那幼稚的狀態。

快要被自己嚇死。

我很嫉妒!我很不安!—— 我又回到我以為自己已經從此免疫的情緒狀態中了。還好,過去花了兩年還跳不出的慣性反應,這次只花了兩天就看見了。

Continue reading “「嫉妒」是勉強事物成為其所不是的樣子;關係的「自然狀態」”
99

關於多邊戀的二三想;感情不用「經營」是什麼意思?

最近看了一本書《我和兩個戀人住一起:三人共享兩人世界的多邊戀日常》。

好看,喜歡,推薦。

比起《道德浪女》落地很多。不是理論,就是平凡的生活故事。在性別相對保守的南韓公開這樣的生活與關係,太有勇氣了。

多邊戀的書是進步的思想突破;但不管是《道德浪女》或這本書,其中都有個部分讓我覺得保守,那就是:

難道感情一定要「努力經營」,才值得被肯認嗎?
Continue reading “關於多邊戀的二三想;感情不用「經營」是什麼意思?”
(Advertisement)
176176

開放的關係:是成熟自由還是逃避責任?

某天和朋友聊天,提到我之前聽聞的一個「忠誠」定義:

我問朋友:「你覺得怎麼樣?如果是你,你可以接受嗎?」

他說:「我覺得是個理想(?!)狀態」

然後我們一起大笑。

Continue reading “開放的關係:是成熟自由還是逃避責任?”

怎麼樣才算是人?Äkta människor 真實的人類(瑞典版)兩季心得

當科技進化到可以做出「超級人類」——

要會某個新語言的員工?沒問題,下載軟件安裝即可;數十分鐘後,就能用阿拉伯語輕鬆談好生意。需要照顧小孩或老人的幫手?沒問題,有專長小孩老人照顧的機器人:他們是健康營養的專家,可以提供最好的照顧。捨不得要過世的親人?沒問題,你可以把親人複製一份、做成一個機器人,他會有所有你們之間的記憶;再也不會老、再也不會死。人們購買一個「機器人」,就像今天購買一輛車一樣。

—— 世界會什麼樣子?這是《Äkta människor|真實的人類》要說的故事。

圖片來源:svt.se
⚠️ 整理自 2017 年看完時的心得筆記,微雷
Continue reading “怎麼樣才算是人?Äkta människor 真實的人類(瑞典版)兩季心得”

「學習」與「結婚」:瑞典語的反身動詞

在學習語言時,我常常忍不住比較「為什麼中文這樣說、英文這樣說,瑞典文那樣說?」並想像不同語言結構背後對應的世界觀、世界模型可能是什麼樣子。

這樣的想像,也是我認為學語言最有趣的地方之一。

例如,在瑞典語的「世界模型」裡,「學習」和「結婚」就和中英文很不一樣。

(H 爸教我們做肉桂捲;吃了 N 個,作法完全沒記得)
Continue reading “「學習」與「結婚」:瑞典語的反身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