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說話時,詞語背後常有一個信念模型和假設;有時候我們有所覺察,有時候則沒有。
但我們可以透過有意識的「去想像」,讓這樣的信念模型和假設變得清楚。
溝通時沒有明說的假設
例如,當我說:「你不要這麼情緒化好不好!」的時候,我假設了對方的情緒就像「路障」或「霧」一樣,是溝通的阻礙,讓我們看不見彼此。
但對方可能不是這麼想的。
他可能大吼一句回來:「怎樣啦!難道我就沒有表達情緒的自由嗎?為什麼你動不動就要罵我情緒化?」—— 顯然他並不覺得「情緒」是溝通的阻礙,反而還可能是溝通的起點。他可能想:「我就是要表達我的情緒,我們才能討論問題在哪裡吧?」
我們兩個想的「情緒」可能很不一樣,但都藏在「情緒」這兩個字底下,而看起來像是一樣的東西。
- (我)情緒 → 阻礙 → 路障/霧
- (他)情緒 → 理解彼此的起點 → 線索
有時候我們以為對方和自己的「立場」相反,但其實,在相同的文字底下,我們想表達的意義根本不一樣。
「在/再想像」是:抽象 → 具體
「在/再想像」這個分類,探索詞語背後的假設,並以具體的「東西」做比喻。
當我們把模糊的概念具體比喻出來後,往往可以更清楚、有效的溝通。例如:
相較於單純告訴對方「你不要情緒化」,「路障」的想像,幫助我更清楚的表達:「為什麼我覺得『情緒化』不好?—— 因為這讓我無法明白你到底想說什麼。」
在比喻中探索;先限制然後轉換
除了在對話中理解自己和對方想真正想要傳達的意思,「比喻和想像」,也能用來探索自己的信念,作為一種思考、或轉換觀點的練習。
當我越去想,越發現字詞底下的空間比想像中還大;甚至我在不同時刻,對同一個詞的想像也不一樣。
透過比喻,我們具象化了詞彙,以此看來,是一種「限縮」—— 本來有很多可能的「情緒」,現在就只是一個「障礙物」了;或者,本來有很多可能的「情緒」,現在就只是一個「線索」了。
找到之後,我們又可以回到那抽象的詞彙,並且知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刻,寄託給相同的詞彙不同的意義、不同的情感;重要的是去探索那個「意義」和「情感」是什麼。
像這樣,在「抽象的文字」和「具體的比喻」之間不斷來回,理解他人、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