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依戀的我,所不理解的事

  • 之一

—— 焦慮依戀的我,其實非常渴望自由

焦慮依戀的我,有一個很大的迷思,就是 —— 我那時總覺得問題是:

「我喜歡的人不像我一樣重視關係、重視相處」

並覺得自己為此受苦。

可是現在回頭看,真正的問題其實是:

「我渴望自由,但我沒有能力(情感)獨立」

並且其實是為此受苦。

焦慮依戀的我,表面上處處限制對方的自由;但其實,比誰都想要且重視自由的,是我。我無法給對方自由,反映著我無法讓自己自由。

「希望一直把對方綁在身邊的我,其實想要自由」聽起來很矛盾,但其實並不。

怎麼說呢?

Continue reading “焦慮依戀的我,所不理解的事”

「現在」要做什麼?為焦慮依戀制定撤退計畫

「為什麼明明知道,卻又一再重蹈覆徹呢?」、「我也知道這樣不可以,可是每次都還是要求對方來安撫我的情緒⋯⋯」。

—— 因為「焦慮依戀」和所有的情緒模式一樣,不是一個靠「知道」,就可以改變的行為模式。

如果你好奇:嗯,我讀了這麼多文章、也讀了你的經驗分享;但是 ⋯⋯「現在」我到底可以做什麼呢?要怎麼做,才可以停止重蹈覆徹?

以下是我的提案:

Continue reading “「現在」要做什麼?為焦慮依戀制定撤退計畫”
(Advertisement)

後焦慮依戀:只有感覺的地方

在自己的感覺上工作 [1],至少有三、四年的時間。現在,我已經不太會對關係焦慮了 —— 我不太會擔心:

  • 他是不是真心的?
  • 他沒接電話,是不是不在乎我了?
  • 我們能一直在一起嗎?

但這並不是說,我很確定我們會一直在一起。焦慮依戀最初的那句話「也許明天我們就會分手」,我現在好像還是同意。我同意這個可能性。

Continue reading “後焦慮依戀:只有感覺的地方”

焦慮依戀:解除聯絡焦慮 step by step

我和電話的恩怨情仇有好長的歷史了;最早的時候,我是幾乎晚上都要通電話,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合的時候會奪命連環 call 的那種人。

命運很照顧我,因此我遇上了 H。

圖片來源:GIPHY

H 是科技原始人,一出門就跟掉了一樣:不會注意手機、不在意有沒有訊號、常常不記得要充電而沒電或電量低落。

Continue reading “焦慮依戀:解除聯絡焦慮 step by step”

改變想法的樣子:焦慮的想法沒有走開

一天運動時,一個念頭跑到我的腦海裡:

「『運動』真是開始之前很抗拒,但開始之後從來沒後悔過的想法。」

有時候我會全身充滿「好想動一動啊」的感覺,開心的跑去運動;有時候則是「啊,不行,我該動一動了」同時感受到內心的抗拒。這天的情況就是後者。

但只要突破這個心魔,開始動起來之後,就會覺得「真是做了個好決定」。

「⋯⋯ Hmm,真有趣,那相反是什麼呢?⋯⋯ 『每次都很想完全跟著走,但跟著走之後很容易後悔』的想法是什麼?」
Continue reading “改變想法的樣子:焦慮的想法沒有走開”

給難過時間

在《Med känsla för barns självkänsla》這本書中,作者 Lindgren 提到,她女兒剛上學時,每次去學校都會因為分離焦慮而瘋狂大哭。Lindgren 和幼稚園老師們想盡辦法要讓女兒轉移焦點、停止哭泣,但都不奏效。這樣的狀況持續了一年,每日還是不斷重複上演一樣的戲碼。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靈光一閃,問五歲女兒:

Continue reading “給難過時間”
(Advertisement)

遠距離:焦慮依戀

之前寫過一篇,從「我太胖了」到「這件衣服不適合我」,寫對外表的不安全感。

現在要來挑戰另一篇,解剖自己在關係上的不安全感:從「命運找我碴」到「我為什麼這樣選擇」,再到「遠距離療癒焦慮依戀」。(深呼吸)

Continue reading “遠距離:焦慮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