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178

內在對話:我心中的嫉妒和不安全感;喜歡與愛

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會有種想要霸佔他生命的全部、了解他生命的每一個面向的渴望。想要知道他的全部。看見他的全部。認識他的全部。

所以,對於那些「過去的人」、「已經存在的人」、「認識很久的人」,會感到有點嫉妒。不管是認識很久的朋友、還是深刻珍惜的過往戀人。

當他說起她的時候,眼神和口氣會變得特別溫柔,帶有一種寵溺。我喜歡他充滿情感的這一面,但是,那個被訴說的主角不是我⋯⋯

我的心裡有個空空的感覺,好像有個洞。

Continue reading “內在對話:我心中的嫉妒和不安全感;喜歡與愛”
6363

日記:久違的髮廊、燙壞的瀏海;三十歲後才出現的低落心情

生日那天,我去燙了瀏海;燙壞了,不過心情還是蠻好的。

  • 原因一:自從 COVID-19 以來,這是我第一次去髮廊剪頭髮。I finally did it!
  • 原因二:我喜歡設計師的工作手法,過程中完全沒有不必要的閒聊。

看到這裡,你應該發現我是一個內向、不擅長和陌生人聊天的人了;不過這並不是我好幾年沒去髮廊的全部原因。

Continue reading “日記:久違的髮廊、燙壞的瀏海;三十歲後才出現的低落心情”
7575

我的恐懼:不夠好怎麼辦?

畫著《普通人的相對論》,畫著畫著,開始想:

隨意想著這些,晃了幾個相關的網站,我突然害怕起來:萬一不被接受怎麼辦?

Continue reading “我的恐懼:不夠好怎麼辦?”
(Advertisement)
7575

我的害怕:讀了一位作家的新書

感覺沒有動力。寫不了文章、也弄不了相對論,整個人飄飄的,不知道自己想幹嘛。

——「嗯⋯⋯可能是太久沒有看輕鬆的書了吧?」

好像把自己逼太緊了,不是看跟相對論有關的書,就是有點深奧的賽斯書、英文讀物;太久沒有看像流水一樣、可以輕鬆看過的書了。

決定放過自己,放鬆一下,找本輕鬆的中文書來看。

這時的我還不知道,這股「無所事事的無聊」即將急轉直下,變成「害怕」。

Continue reading “我的害怕:讀了一位作家的新書”
138138

為什麼要直接感受負面情緒?觀察與創造

說到「如何應對負面感受」,很多學說都會提出一個「簡單又非常不簡單」的方法:

直接感受。

這個方法真的有用;有時候,我覺得這或許是我們唯一需要的方法。

不過:為什麼會是這樣呢?為什麼「直接面對」這個方法會有用?為什麼⋯⋯是這個方法?

Continue reading “為什麼要直接感受負面情緒?觀察與創造”

一個族類的夢:考試夢

做了一個「考試夢」:

Continue reading “一個族類的夢:考試夢”
(Advertisement)

我的害怕:觀察創作過程中的意圖流動

我害怕自己沒能力。

即使我知道別人不這麼看待我,但跟外表焦慮一樣,不管別人說什麼,只要自己心裡的那關還沒過,就無法從外在肯定得到安全。

我害怕「想學的東西學不完」、「學的不夠快」、「做的不夠好」。

我可能一面喜歡著「他人信任我、喜歡與我工作」的形象,一面擔心如果有一天被發現「其實我沒那麼好」怎麼辦。這兩者並非同時出現的矛盾,而是隨著感覺好不好交替起伏:

  • 感覺好時,是「啊,被信賴的感覺真好!我覺得自己做得到,有好多點子喔!」。
  • 感覺不好時,則變成「可能大家只是還沒發現我鴨子划水,私底下偷偷做了很多,才能好像什麼都做得來」。

我想大部份人們應該都是如此吧。

Continue reading “我的害怕:觀察創作過程中的意圖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