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關係、焦慮依戀、情緒感受等主題而來到這裡的人們,看到「相對論」這三個字,可能會覺得很跳 tone 吧?怎麼會又思考關係、又研究相對論呢?(到底想幹嘛?)
但對我而言,這些東西其實是有共通點的,它們都是:
人心和科學,有一個共同點:想像力很重要。我們如何持續鍛鍊想像力?

在面臨關係、情緒感受議題時,我們常常需要練習跳出自己的舊模式,開始對其他的替代詮釋敞開心胸(例如:從「他不愛我」到「他愛我」;或反過來)。這些替代詮釋可能讓我們覺得:
「我明明感覺起來就完全不是這樣!」
這時候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透過小說、電影、生活經驗,去更理解人有多麽不同,進而擴展自己的想像力;或著,透過其他領域的體會。
對我來說,相對論就是這樣的一個領域。
根據我們在生活中對「時間」的觀察和感覺:
可是(狹義)相對論說:
然後用數學、和百年來的各種實驗證實了這件事。
我覺得是在是好奇怪 —— 可愛的那種奇怪,「數學沒錯」可是我還是覺得奇怪,的那種奇怪。
相對論告訴我們:「事情未必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樣」而我們「其實並不知道」。
對在求學階段被教導成「科學至上」的我來說,如果連正經八百的「科學」都可以很奇怪了,那麼人的可能性必然更多。
相對論的奇怪,鼓舞了我的想像力,也鬆動了我的標籤和邊界。
這是我繪製《普通人的相對論》的原因:想透過這個過程,去理解相對論的最基礎概念;稍微踏實一點點地,去理解這些奇怪。
對我來說,有趣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
—— 覺察自己的思考框架、轉換或跳脫思考框架,進而想像各種可能。
可以說是一個「思想拉筋」的過程吧。
「世界究竟是怎麼樣?」這個問題,不如「我究竟為什麼會這樣?」來得重要;而且我們不該隨便拿一個領域專家的答案,當作絕對的真理。要抱持著嘗試的精神,測試看看、驗證看看,自己想看看。當我們開始尋找,我們也會開始創作;當我們開始創作,我們會發現:絕對答案或許沒那麼重要。
希望你在這裡找到的所有奇怪,鼓舞了你的想像力,也鬆動了你的標籤和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