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和好久不見的學弟喝咖啡、什麼是「了解自己」「相信自己」?

和好久不見的學弟喝咖啡。

看學弟臉書上的文章,以為會看到有點憂鬱、有點煩惱的男子,但沒想到本人根本超 chill,悠哉悠哉、坐在靠窗的位置喝著冰美式;高估了自己腳程速度的我看起來還比較慌張。

而且學弟人好好,明知學姐「科學怪人在做實驗」,還是勇敢跳入火坑自我分析了一番。

(Advertisement)
Photo by Battlecreek Coffee Roasters on Unsplash

「沒關係,我也蠻喜歡被人分析的」學弟一邊說,一邊拿出畫好的人生路徑圖(學姊任性指定的作業 😆),然後講了一路上的故事給我聽。

圖文搭配著聽,感覺真好;因為有張地圖,所以可以放鬆地聽,不擔心忘記。金魚腦友善。

哇,我喜歡這樣聽故事,然後討論,然後問問題。

雖然是學弟說因為轉職,想找我聊聊;但聊完之後,我覺得自己也有好多收穫。學弟很細膩、也很會觀察理解人的狀態;很會給 feedback,也很會問有意思的問題。

很神奇,簡單的問題,如果是來自另一個人真心的好奇,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一串對話隨便聊,離開之後回想,也總會有一兩句浮出來,讓人想要再想一想。

比如說:「對你來說重要的是什麼呢?」

或是「學姐,你覺得你了解自己嗎?」

嗯⋯⋯我了解自己嗎?

「你覺得你了解自己嗎?」直覺的回答是「嗯⋯⋯我覺得我比以前了解自己。」

但之後繼續想這個答案,覺得:嗯,真的要說「多了解了什麼」,可能數不出來幾個?逐漸了解自己之後,也會開始覺得「嗯,我大概還有很多不了解自己的地方吧」。

而且自己總是在變化。

從我開始想了解自己的那一刻,到現在我覺得更了解自己的這一刻,那個底下的「自己」,其實已經改變好多了。「自己」像是一個同心圓,一圈又一圈,往外拓展。

了解自己的同時,也會改變自己。

嗯⋯⋯可能是:更知道如何靠近自己、感覺自己、觀察自己、理解自己?它或許是一種動態的技術,更勝於一本靜態的答案簿。是知道怎麼和「還有許多未知」的自己站在一起。像學弟說的,「意義是動態的」,「更了解自己」也是一種動態。

「了解自己」是一種組合技

想起之前和 C 聊過:接住自己的情緒,是一種組合技。

「認識自己」好像也是如此。

如果「接住情緒」是面臨情感浪潮時的組合技,那「認識自己」大概是站在十字路口,面離迷惘、抉擇、和改變時的組合技。

「接住情緒」是和憤怒、焦慮、低落的自己站在一起,然後平撫自己的能力。

「認識自己」是和迷惘、不安、困惑的自己站在一起,然後帶自己邁出下一步的能力。

一個心理的結:關於「了解自己」

想到一件關於「了解自己」的往事。

以前好長一陣子吧,在「了解自己」上,我好像(心理上)都不太給自己試錯的機會。雖然實際上我是真的蠻允許自己不知道在幹嘛,但心理上總是會偶爾糾結。

比如說,花了時間,做了什麼事,最後發現「啊,不是這個」,就會覺得有點自責?覺得自己浪費了時間。感覺好像:沒有一次答對,就不可以。得要趕快「了解自己」,好⋯⋯出發去哪裡?這種感覺。

但是有一天哪,我腦海裡突然浮現一件事:

我根本不會花時間在懊悔,也從不覺得自己浪費時間 —— 「因為這些東西很重要」。理所當然的重要。

什麼,張學良是誰,三角函數怎麼算,黃河流經哪幾省,blah blah blah blah,這些現在全部都忘記的東西,我當時都願意想著「因為這很重要」,所以我可以花時間試錯,也要把它弄懂、記起來。

但是⋯⋯難道「我」不重要嗎?我為什麼不能為了自己,毫不猶豫地嘗試第二次呢?好奇怪,為什麼我會把「了解自己」想得那麼次要,卻給課本上的這些知識這麼高的權重呢?為什麼我可以為了這些知識花時間試錯,毫不覺得浪費,但「了解自己」就好像要每一步都走對、每一步都沒有「浪費」,才可以呢?

嗯,真奇怪啊。

一瞬間,我突然覺得自己有點荒謬,本末倒置。

然後心理的那個結就鬆開了。

一個突然的感動:關於「相信自己」

和學弟碰面之後,我開始從頭修《普通人的相對論》:一個我有點害怕,但其實也想做的事。

有一天,整個人的狀態很不對勁、很沒耐心,覺得這系列的創作「好像永遠也做不完」,我覺得受困、也很挫折。

隔天,不知道為什麼,狀態突然又好了。

同樣的工作,在沒耐心的我看來是「為什麼永遠也做不完⋯⋯?」,但在創作感覺下的我,看來卻是「哇,我是真的有所進步,所以現在可以看到修改的方向了」。

我就這樣,悠悠地、用自己的速度,改了一天的圖。

這天晚上,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被一股「感動」襲擊,腦海浮現了一個「伸出長長的手」的意象。

發現:啊,「現在的我」就是用來伸出我那長長的手,往過去伸,去接住過去的我曾經投出來的「希望」和「相信」啊。

啊!是這樣啊。我在過去丟出了球,

然後一直往前走,

再走⋯⋯

再走⋯⋯

再走⋯⋯

然後站到可以接住那顆球的位置。

當我回去修 N 年前做的圖時,就像是現在的我,伸出了長長的手,去接住當時的那個我。「當時的我」有一個隱約的相信(應該可以吧?),和一股隱約的渴望(會怎麼樣呢?),所以即使不會畫畫、也不懂相對論,還是莽撞地跳下去了 —— 然後掉進了一個兔子洞。

好幾年過去。

現在,我比較知道怎麼安排畫面、也比較懂相對論了。「現在的我」可以回去接住過去的我了。無論當初的我做出來的東西有多不成熟,現在的我,都在這裡幫她「收拾善後」😆、完成心中的表達。

現在的我,可以穿越時空,伸出我長長的雙手。

我意識到:

我突然莫名感動,覺得「我沒有辜負當初的我」:我沒有放棄、我對那股隱約的感覺保持誠實、我往前走,雖然不知道要走去哪。

現在,我已經是未來的我了。我走到這裡了。

我好像在時空的另一端,吸引著當初的那個我。

那個「抵達」的感覺,不是某個外境帶來的美好。而更像是:我為自己存下的感覺,到了一個門檻值。它來自,每一次,我在內心做選擇時:

  • 是不是有對自己誠實?
  • 是不是對齊了內心真實的感覺?
  • 是不是表達了真實的自己?

好像,只要我對齊了自己足夠多次,這些「對齊」和「一致」,就會累積成一個「抵達」的感覺。

—— 抵達「自己」的感覺。抵達:仍然未知的自己。

突然明白為什麼大師們可以那麼篤定的說「你一定會抵達」—— 因為抵達的感覺,並不依賴特定的外境。大概就像是「每天存 1 塊,總有一天可以存到 100 塊」,這種感覺吧?只要有去存那 1 塊(有去對齊心中真實的感覺),不可能存不到的。雖然,過程中累進的感覺不會是可預測的線性。

「自己」這條路

「自己」這一條路是:依循自己的感覺前進,對自己的感覺保持真實。

路標是:

「我感覺我想要/不想要這樣做⋯⋯可是邏輯上根本說不通⋯⋯而且我也不知道全部的計畫是什麼⋯⋯」

—— 那個會一直纏著你的「不知道」,就是最清楚的「知道」。

感覺「抵達」時出現的這個「長長溫暖手」意象,也剛好呼應了路的開頭出現的另一個「長長溫暖手」。

在我第一次為「自己」困惑,第一次覺得自己「不太理智,可是又很想走一條不理智的路」時,J 寫給我一段話:

J 相信我。穿越空間,她伸出了她長長的溫暖手,支持著我。

現在,穿越時間,我伸出我長長的溫暖手,支持著自己。

相信自己是:

  • 朝著未來丟出一顆「相信」的球,然後往前走⋯⋯再往前走⋯⋯再往前走⋯⋯,未來的你接住了這個「相信」。
  • 「相信」是一股能量,從可能性中召喚出未來的你。然後,這個未來的你,會在她該在的位置,接住當時被投出的那個「相信」。

就這樣,首尾相連串起了一切。

「相信自己」是 —— 一個自己、和另一個自己在時空中的傳接球。他們傳的是「相信」的球,引導他們前進的也是「相信」的能量。

而這「相信」的循環,就是「自己」這條路開展時的風景。

Photo by Ross Javier on Unsplash

About The Author

soidid

Leave a Reply

* 1) 提問前請先閱讀「關於」中的「提問 & 回覆」。2) 送出後,如果留言沒有正常出現,可能是被系統誤判為 spam;麻煩來信 hi@soidid.tw,我會盡快處理。3) 不希望留言被刊登在頁面的你,歡迎利用「聯絡我」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