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歲後,對性慾的再思考;性慾:靠近與連結的引力
長大之後,我發現每個女人對性、性慾的經驗和感受差異非常大。
有人覺得性是歡樂的遊樂園 —— 好玩、享受,這邊走走、那邊玩玩,「好啊!都很好!」;有人因為過去的負面經驗,充滿著警戒和恐懼,而很難想像性對女人來說,會是享受的一件事。
或者可能有人像我?有著大致上正面,但隱隱約約的複雜感受⋯⋯。
… Continue reading “35 歲後,對性慾的再思考;性慾:靠近與連結的引力” →思想即感覺
欲望、渴望、創造。
長大之後,我發現每個女人對性、性慾的經驗和感受差異非常大。
有人覺得性是歡樂的遊樂園 —— 好玩、享受,這邊走走、那邊玩玩,「好啊!都很好!」;有人因為過去的負面經驗,充滿著警戒和恐懼,而很難想像性對女人來說,會是享受的一件事。
或者可能有人像我?有著大致上正面,但隱隱約約的複雜感受⋯⋯。
… Continue reading “35 歲後,對性慾的再思考;性慾:靠近與連結的引力” →「遠距第四年」我在心中計算。
—— 嗯,其實不是遠距第四年,是第七年(!),但已經快四年沒有見面;其實也不是「遠距」,因為我們「現在關係到底是什麼,要見面的時候感覺一下才知道」。但反正就這樣(怎樣),我倆也相安無事,一路至今。
當我去計算時,都會覺得很不可思議;這是當年那個會奪命連環 call 的我嗎?人真是潛能無窮。問自己:「怎麼可以維持?」。第一個想到的答案是:
… Continue reading “關係日記:情感獨立與情感支持” →最近在想我跟 H 的關係,都覺得很奇妙。H 雖然三不五時就會「警告」我:「我不是能定下來的人喔!也許你應該找個可以照顧你的人。」但他卻從來沒離開我。
他一直在心理上陪伴我。
不管我的狀況好壞、話多話少,心思注意力在哪,他都維持著一個慣性:兩三天就和我通一次 skype。或長或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想起這件事的時候,我都覺得很有趣。一個說自己不能給承諾的人,其實好像一直在實踐「陪伴」的承諾。
… Continue reading “關係日記:海浪的陪伴” →前陣子因為在思考「欲望」這個主題,想起去年看的《龍族前傳》。
找出剛看完影集時寫下的心得,重讀了一次,還是覺得好好笑;還有劇本寫得真好。
《龍族前傳》的無雷心得:
⚠️ 之後就都是雷了;請慎入。
… Continue reading “《龍族前傳》S1 心得:女性在父權下的各種行動策略(及其結果)” →我對「欲望/創造」的想像是這樣的:
比如:一個熱愛衣服的人。可能一開始就是自己買,接著他會買出心得,然後他會想跟大家分享這些心得,最後可能自己成立品牌、賣起衣服來。Youtuber Meg 就是一個很精彩的例子。
這是為什麼,我覺得欲望本身是中性的;甚至,帶有必要的生命動力。所有的欲望,以適當的方式去追求,都會讓我們透過某一種創造的過程,去發現/成為自己。
… Continue reading “欲望與創造;喜歡我的「沒那麼喜歡」” →最近對女人的性慾有新的想法。
覺得⋯⋯似乎和男人不同 (?),擁抱並接受自己的性慾、甚至追求的女人,會生出一股很強的力量。這樣的女人會停止情感操弄、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同時不會長期忍受關係中的失衡狀態。
男人對性的過度追求,好像常常演變成對他人的暴力或欺騙 (?);但,若鼓勵女人去追求性,效果卻好像是恰恰相反 —— 女人會因此更能掌握自己、理解自己,並體會到何謂真實美好的性愛。
當女人知道何謂真正美好的性愛時,她反而好像,再也不會想欺騙、強迫自己或他人。
因為美好的性愛非常明顯也假裝不來,那就是兩人之間真實狀態的顯現。
… Continue reading “女人要有自己的欲望” →以前,我好像會一直想要找到自己「值得被愛的理由或證據」,但後來,我開始越來越常感覺到
的渴望,就忘記了自己最初是想要找「被愛的理由或證據」的。
… Continue reading “從「我要的愛」到「我想要給出的愛」” →2020年時,有一段蠻長的時間都沒寫東西;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有想寫任何東西的感覺。而在這之前,我正感覺自己可以寫得越來越順暢了;然後,就突然「什麼也寫不了」。
好像什麼東西突然被沒收了。
… Continue reading “On Writing:因為消失就是存在的證明” →「思想、感覺、行動」是三個手拉手的好朋友。
思想的改變,會影響感覺和行動;感覺的改變,會影響思想和行動;行動的改變,會影響思想和感覺。
重視理性的社會,常把「思想」想成管事的老大哥,「行動」是負責跑腿的小囉囉(如果能快點做完就好了啊、如果能跳過該有多好啊),「感覺」則是情感用事的衝動傢伙(必須被牽制,可不能任她恣意亂跑啊)。
於是「我」成天忙著搜尋最佳解法、學習各種知識,好讓「思想」成為最博學的那個老大哥,為「我」提供人生各種情況的解答。
人生就這樣看起來沒什麼大問題了,可是卻有一些很小卻又很大的事,總是讓我無法安靜⋯⋯。
… Continue reading “恢復感覺的練習 1:思想、感覺、行動” →如果我腦袋裡有個欄位,紀錄我對各國人的「刻板印象集體印象」的話,瑞典人的欄位大概長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