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焦慮依戀:只有感覺的地方
在自己的感覺上工作,至少有三、四年的時間。現在,我已經不太會對關係焦慮了 —— 我不太會擔心:
- 他是不是真心的?
- 他沒接電話,是不是不在乎我了?
- 我們能一直在一起嗎?
但這並不是說,我很確定我們會一直在一起。焦慮依戀最初的那句話「也許明天我們就會分手」,我現在好像還是同意。我同意這個可能性。
… Continue reading “後焦慮依戀:只有感覺的地方” →思想即感覺
在自己的感覺上工作,至少有三、四年的時間。現在,我已經不太會對關係焦慮了 —— 我不太會擔心:
但這並不是說,我很確定我們會一直在一起。焦慮依戀最初的那句話「也許明天我們就會分手」,我現在好像還是同意。我同意這個可能性。
… Continue reading “後焦慮依戀:只有感覺的地方” →在關係中感覺自己「不重要」的時候,該怎麼辦?
以前會覺得必須要找到某種「證明」,「證明」自己是重要的 —— 不准去那裡,陪我,因為我比較重要。
後來知道如果想依靠證明,那便是一場追不完的無底洞,我不會真的感到安全;所以我停止索討。
但這種「感覺自己不重要」的時刻還是會出現,我該怎麼辦?
… Continue reading “感覺自己「不重要」的時候” →最近總是想起這個畫面:
在花蓮往台東的鄉間小路,我騎著腳踏車往上坡行;一群野狗突然在轉角處現身,向著我吠。—— 這是兩天以來的第七次或第八次吧,也是終於我放棄的一刻:我再也無法假裝沒事的騎過野狗身邊了。
H 在旁邊擔心地問:är det jobbigt? (很難受吧?)
我立刻哭出來,卻又不敢停下車;我邊哭邊騎,費力地騎著上坡,眼淚鼻涕掛在臉上。
我想在狗群眼中這畫面應該很好笑,因為上坡,我真的一點也沒辦法騎快。我很緩慢、很緩慢的前進著,然後一邊哭。
我看不到自己「邊哭邊騎」的畫面,所以是用想像的 —— 我心裡浮現的形象是烏龍派出所的兩津勘吉一邊騎腳踏車、一邊大哭的樣子。那就是我。
… Continue reading “är det jobbigt? 坡路上的一次崩潰” →我和電話的恩怨情仇有好長的歷史了;最早的時候,我是幾乎晚上都要通電話,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合的時候會奪命連環 call 的那種人。
命運很照顧我,因此我遇上了 H。
圖片來源:GIPHY
H 是科技原始人,一出門就跟掉了一樣:不會注意手機、不在意有沒有訊號、常常不記得要充電而沒電或電量低落。
… Continue reading “焦慮依戀:解除聯絡焦慮 step by step” →週日(7/01)去了瑞典最大的政治週 Almedalsveckan,不過一整天印象最深刻也最喜歡的時刻和政治無關,是「躺在草地上曬太陽補眠,被狗狗吵醒衝撞而不害怕」的那個感覺。
… Continue reading “Almedalsveckan 番外篇:怕狗的人” →我在夢中通常沒有感覺的,只有事件。但有時會有極少數的例外。
H 長得很好看,有時候我懷疑自己是否只是喜歡他的外表;這一切距離,到底是否值得。我非常迷惘。然後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
… Continue reading “夢中的感覺” →(中文在後)
Time, a limitation for us,
is something we often want to skip, fast-forward
in order to be somewhere, to have something,
or to become someone.